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的由半圆形APB(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和直线BC组成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PB部分的半径R=1.0m,BC段长s=2.5m.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以v0=5m/s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弹入轨道,小球从C点离开轨道随即水平抛出,落地点D离开C的水平距离x=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球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的角速度ω和加速度a的大小;
(2)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t;
(3)桌子的高度H.

分析 (1)小球在半圆形APB管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角速度ω=$\frac{{v}_{0}}{R}$,加速度a=ωv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圆管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
(2)小球从A到B的时间t1=$\frac{πR}{{v}_{0}}$,从B到C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为t2=$\frac{L}{{v}_{0}}$.
(3)根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时间和竖直方向上运动的时间相等,求出桌子的高度.

解答 解:(1)小球在圆轨道中点P的角速度ω=$\frac{{v}_{0}}{R}$=$\frac{5}{1}$=5rad/s.
        加速度a=$\frac{{v}_{0}^{2}}{R}$=$\frac{{5}^{2}}{1}$=25m/s2
(2)小球从A到B的时间t1=$\frac{πR}{{v}_{0}}$=$\frac{3.14×1}{5}$=0.428s
从B到C的时间t2=$\frac{s}{{v}_{0}}$=$\frac{2.5}{5}$=0.5s
则小球从A到C的时间t=t1+t2=0.928s.
(3)小球从C到D的过程有:平抛运动的时间t=$\sqrt{\frac{2h}{g}}$=$\frac{x}{{v}_{0}}$
解得桌子的高度h=$\frac{{x}^{2}g}{2{v}_{0}^{2}}$=$\frac{{2}^{2}×10}{2×{5}^{2}}$=0.8m.
答:(1)小球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的角速度为5rad/s,加速度为25m/s2
(2)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0.928s.
(3)桌子的高度h为0.8m.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角速度、加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以及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图甲为实验原理图,图乙为所需器材的实物图.请按实验原理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可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哪几种情形,汽车的动能增大为原来的4倍?(  )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B.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C.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D.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I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转每秒,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A.$\frac{πn{r}_{1}{r}_{3}}{{r}_{2}}$B.$\frac{πn{r}_{2}{r}_{3}}{{r}_{1}}$C.$\frac{2πn{r}_{1}{r}_{3}}{{r}_{2}}$D.$\frac{2πn{r}_{2}{r}_{3}}{{r}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先后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运动到达最高点后离开半圆管,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为3R,已知A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0.75倍,求B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星球上的物体脱离该星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sqrt{2}$v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某星球的半径为r=2R,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frac{1}{8}$,不计其它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A.$\sqrt{2gR}$B.$\sqrt{gR}$C.$\frac{\sqrt{gR}}{2}$D.$\sqrt{\frac{g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C.液体的表面张力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D.同一中物质不可能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已知两缝间的距离为0.3mm,以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时,在离双缝1.5m远的屏上,用测量头测出第1个亮条纹中心到第10个亮条纹中心的间距为27.00mm,求:
(1)这种单色光的波长;
(2)若用这种单色光照射到增透膜上,已知增透膜对这种光的折射率为1.5,则这种光在增透膜中的波长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测量量表示:
(Ⅰ)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mgR-$\frac{mg{s}^{2}}{4h}$;
(Ⅱ)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R}{L}$-$\frac{{s}^{2}}{4hL}$.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
(Ⅱ)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外,其它问题可能是Q释放点偏低;或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B处衔接不平滑等.(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