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空间中有一足够长的水平绝缘板MN,在板的正上方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现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从板上的E点竖直向上进入磁场,粒子每次打到板上后速度方向与原方向相反,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带电粒子的电量不变,粒子出发后第二次与挡板碰撞经历的时间和距出发点的距离分别为(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  )
A.$\frac{2πm}{qB}$,$\frac{4mv}{qB}$B.$\frac{2πm}{qB}$,$\frac{3mv}{qB}$C.$\frac{3πm}{2qB}$,$\frac{4mv}{qB}$D.$\frac{3πm}{2qB}$,$\frac{3mv}{qB}$

分析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粒子的轨道半径,然后应用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求出粒子运动时间与距离.

解答 解: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frac{2πm}{qB}$,
粒子出发后第二次与挡板碰撞需要的时间:t=2×$\frac{1}{2}$T=T=$\frac{2πm}{qB}$;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frac{{v}^{2}}{r}$,解得:r=$\frac{mv}{qB}$,
粒子与挡板碰撞后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则:r′=$\frac{m×\frac{v}{2}}{qB}$=$\frac{mv}{2qB}$,
粒子从出发到第二次与挡板碰撞距离出发点的距离:
d=2r+2r′=$\frac{3mv}{qB}$,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分析清楚粒子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周期公式可以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两个气缸A和B被活塞各封住一部分气体,活塞面积比SA:SB=2:1,气缸A内气体压强PA=10atm.外界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则气缸B中气体压强PB=19 at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斜面体B放在水平面上,物块A放在斜面上,并通过一轻弹簧与斜面底端的挡板相连,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B均处于静止状态,但A有向下滑动的趋势,现给A施加一沿斜面向下的推力,A、B仍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施加推力时,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
B.施加推力后,弹簧对挡板的作用力增大
C.没有施加推力时,弹簧的弹力小于物块A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D.不管是否施加推力,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导线直径,如图甲所示,读数为6.870mm;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乙所示,读数为50.15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是由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AB和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点而构成的,E为轨道的最低点.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物块沿轨道向下运动.物块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若P点与圆心O等高,求物块运动到轨道BCD上的最高点P1与E点间的高度差h;
(2)在保证物块能在轨道AB与BCD间做往返运动的前提下,求P、E两点间高度差H的最大值及在此条件下物块在轨道AB上运动的总路程L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车的牵引力功率为P,当汽车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它的加速度为a,设汽车所受摩擦阻力不变,且是车重的k倍,在牵引力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汽车最大行驶速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长为2L的轻质杆两端固定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小球P、Q,杆可绕中点的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若给静止于最高点的P球一初速度,使P、Q两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P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杆对其做功为2mgL
C.Q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其作用力的最小值大小为2mg
D.为使P、Q两球能够做圆周运动,P球的初速度不能小于2$\sqrt{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一种报警装置原理如图,未知外力时,气缸内密闭空气柱(可视为理想气体)长度为l,温度为T,不计活塞和气缸之间的摩擦.若气缸内温度不变,在外力作用下当活塞下降距离h时,气缸内压强达到临界值,传感器将报警.若保持空气柱长度l不变,气缸内温度升至T1时,传感器也将报警,求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根据玻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产生机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为En=$\frac{E_1}{n^2}$,其中n=2,3,4….1885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写做$\frac{1}{λ}=R(\frac{1}{2^2}-\frac{1}{n^2})$,n=3,4,5,….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里德伯常量R可以表示为(  )
A.-$\frac{E_1}{2hc}$B.$\frac{E_1}{2hc}$C.-$\frac{E_1}{hc}$D.$\frac{E_1}{h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