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已知电容器的带电量和电压,由电容定义式C=$\frac{Q}{U}$求电容.
(2)两板之间为匀强电场由公式E=$\frac{U}{d}$求解.
(3)先由公式UAC=EdAC求出A与C间电势差,再由UAC=φA-φC,可求解C点处的电势.
(4)若将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后,将B板向下移动2cm,板间场强不变,根据U=Ed求解B板的电势.
解答 解:(1)依电容定义,有电容 C=$\frac{Q}{U}$=$\frac{6×1{0}^{-9}}{30}$F=2×10-10 F.
(2)两板之间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 E=$\frac{U}{d}$=$\frac{30}{0.03}$=1×103 V/m 方向竖直向下.
(3)C点距A板间距离为 dAC=d-dBC=3cm-2cm=1 cm=0.01m
A与C间电势差 UAC=EdAC=1×103×0.01 V=10V
又UAC=φA-φC,φA=0可得φC=-10 V.
(4)根据推论可知,将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后,将B板向下移动2cm时,板间电场强度不变,则AB间电势差为 UAB=EdAB=1×103×0.05 V=50V
则B板的电势 φB=-50 V
答: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2×10-10F;
(2)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1×103 V/m 方向竖直向下;
(3)距B板为2cm的C点处的电势-10 V.
(4)若将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后,将B板向下移动2cm,B板的电势为-50V.
点评 本题关键要掌握电容的定义式,知道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U=Ed,要知道求电势往往先求电势差,再求电势.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v_1}{v_2}=\frac{r}{R};\frac{a_1}{a_2}=\frac{r}{R}$ | B. | $\frac{v_1}{v_2}=\sqrt{\frac{r}{R}};\frac{a_1}{a_2}=\frac{r^2}{R^2}$ | ||
C. | $\frac{v_1}{v_2}=\sqrt{\frac{R}{r}};\frac{a_1}{a_2}=\frac{R^2}{r^2}$ | D. | $\frac{v_1}{v_2}=\frac{R}{r};\frac{a_1}{a_2}=\frac{R}{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将b板平行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再释放带电质点,质点仍将运动到P点后返回 | |
B. | 将b板平行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再释放带电质点,质点将向右运动,并越过P点后返回 | |
C. | 若将b板平行得向右移动足够远(但不会接触c板),再释放带电质点,质点能够穿过C孔 | |
D. | 若将带负电质点放在C孔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它一定能穿过A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v0=0,小滑块恰能通过C点,且离开C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 |
B. | 若v0=0,小滑块恰能通过C点,且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 | |
C. | 若v0=$\sqrt{gR}$,小滑块恰能到达C点,且离开C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 |
D. | 若v0=$\sqrt{gR}$,小滑块恰能到达C点,且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3个和4个 | B. | 2个和4个 | C. | 4个和6个 | D. | 4个和4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 B. | 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sqrt{2}$R | ||
C. |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 D. | 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sqrt{2}$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