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某放射性原子核A,经一次α衰变成为B,再经一次β衰变成为C,则原子核C的中子数比A少2 | |
B. | 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动能变小,势能变大,总能量变大 | |
C. | 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而发现质子的科学家是卢瑟福 | |
D. | 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
分析 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结合电荷数和质量数的变化判断中子数的变化;根据能级的跃迁判断原子能量的变化,结合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分析电子动能的变化,从而得出电势能的变化;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而发现质子;每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只有当入射光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才会有电子飞出.
解答 解:A、某放射性原子核A,经一次α衰变成为B,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再经一次β衰变成为C,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则整个过程中电荷数少1,质量数少4,则中子数少3,故A错误.
B、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需吸收能量,则总能量增大,轨道半径变大,根据$k\frac{{e}^{2}}{{r}^{2}}=m\frac{{v}^{2}}{r}$知,电子的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大,故B正确.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而发现质子,故C正确.
D、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只吸收一个光子,当吸收的能量足以克服金属束缚做功,则就能逸出金属,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衰变、能级跃迁、光电效应、物理学史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和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不能混淆.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 B.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
C. | 卡文迪许第一次测出了引力常量 | D. | 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left.\begin{array}{l}{210}\\{83}\end{array}\right.$Bi的半衰期是5天,12g$\left.\begin{array}{l}{210}\\{83}\end{array}\right.$Bi经过15天后还有1.5g为衰变 | |
B. |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 | |
C. | 机场、车站等地方进行安检工作时,能轻而易举地窥见箱内物品,利用了γ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 | |
D. |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一定不大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 |
E. | 铀($\left.\begin{array}{l}{238}\\{92}\end{array}\right.$U)经过多次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left.\begin{array}{l}{206}\\{82}\end{array}\right.$Pb的过程中,有6个中子转变成质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s | B. | 0.5 m/s | C. | 2 m/s | D. | 2.5 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t=1×10-2s时,电压表的读数为零 | |
B. | t=1×10-2s时,穿过线圈abcd的磁通量最大 | |
C. | 电阻R1两端电压的表达式为μ=50sin100πt(V) | |
D. | 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小球同时落到D点 | |
B. | 两小球在此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相等 | |
C. | 在击中D点前瞬间,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功率相等 | |
D. | 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1:v2=$\sqrt{6}$: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江西丰城中学高二实验班、零班上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某小灯泡L1的U-I图线的一部分,用该电源和小灯泡L1组成闭合电路时,灯泡L1恰好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电源的内阻为
B.灯泡L1的额定功率为6 W
C.把灯泡L1换成“3 V,20 W”的灯泡L2,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小
D.此时电源的效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