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出射的a、b光必平行 | |
B. | 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 |
C. | 若增大入射角θ(θ<90°),在FF′下侧,出射光a、b 将先后消失 | |
D. | 若用a、b光分别照射同-双缝干涉装置,在屏上,a光形成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形成的条纹间距 |
分析 根据光路的可逆原理分析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关系.根据折射定律分析折射率的大小,由v=$\frac{c}{n}$比较出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由折射率关系,分析波长关系,从而分析干涉条纹间距的关系.
解答 解:A、由几何知识可知光射到玻璃砖下表面时的入射角等于上表面的折射角,由光路可逆原理得知光射出玻璃砖下表面时的折射角等于上表面的入射角,由几何知识可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所以a、b必相互平行.故A正确.
B、光线射入玻璃砖上表面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则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由v=$\frac{c}{n}$知,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因第二次的折射角等于第一次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所以第二次不会发生全反射,所以出射光线不会消失.故C错误.
D、a光折射率大,频率大,波长短,而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a光形成的条纹间距小于b光形成的条纹间距,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关键要理解玻璃砖的光学特性,知道光线通过平板玻璃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不会发生全反射.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汤姆生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 |
B. |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
C. | 汤姆生最早发现电子 | |
D. | 卢瑟福最早发现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同步卫星离地高度为$\root{3}{\frac{g{R}^{2}{T}^{2}}{2{π}^{2}}}$ | |
B. | 同步卫星离地高度为$\root{3}{\frac{g{R}^{2}{T}^{2}}{4{π}^{2}}}$-R | |
C. | t1=$\frac{T}{π}$arcsin$\root{3}{\frac{4{π}^{2}R}{g{T}^{2}}}$ | |
D. | t1=$\frac{T}{2π}$arcsin$\root{3}{\frac{4{π}^{2}R}{g{T}^{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介质球对光束Ⅱ的折射率大于$\sqrt{3}$ | |
B. | 同时进入介质球的光束Ⅱ比光束Ⅰ先射出介质球 | |
C. | 当入射角大于某一特定角度时,从A点射进介质球的光束Ⅱ会发生全反射 | |
D. | 用光束Ⅰ和光束Ⅱ分别射向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束Ⅱ的条纹间距比光束Ⅰ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0~t3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 |
B. | 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t2~t3时间的加速度相同 | |
C. | 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0~t2时间内平均速度 | |
D. | 在t3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 |
B. | 一群氢原子从n=5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发出10种频率的光 | |
C. |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 |
D. |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和具有13.6eV能量的电子发生碰撞时恰好电离 | |
E. | 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释放的光子可以使逸出功为2.5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源的电动势E | B. | 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d | ||
C. | 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 | D. |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介质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