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根直角杆AOB,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μ=0.2,杆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均为2kg的滑环A和B,两环间用细绳相连,绳长L=1m,开始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θ为37°.现用大小为50N的水平恒力F将滑环A从静止开始向右拉动,当θ角增大到53°时,滑环A的速度为1.2m/s,求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及滑环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分析 两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不为零,支持力在变化,摩擦力不是恒力,不能根据功的公式求摩擦力做功,但F是恒力,可根据功的公式求出恒力F做的功,抓住A、B沿绳子方向速度相等,求出系统动能的增加,对系统运用动能定理求出A克服摩擦力做功.

解答 解:对AB整体,由动能定理得:WF-Wf-mBgh=$\frac{1}{2}$mAvA2+$\frac{1}{2}$mBvB2,①
根据两个物体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得:vAsin53°=vB sin37°,②
在这过程中,B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h=L(sin53°-sin37°),③
所以拉力F做的功  WF=Fx=F(Lsin53°-Lsin37°)=10J.④
代入①式解得 Wf=2J.
答:拉力F做功为10J,滑环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2J.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知道两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求出恒力F做功,通过系统动能定理求出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要知道绳子不能伸长,两个物体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是相等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电流--电压两用表的电路,图中电流计的内阻为Rg=10Ω,满偏电流Ig=3mA,若改成0.6A电流表,则开关K应接2,此时可求电阻R2(填哪个电阻,是多少),若改装成3V电压表,则开关K应接1,此时可求电阻R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12m,则可知(  )
A.第1 s内的位移为3 m
B.第2 s末的速度为8 m/s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
D.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公共汽车运动情况的过程中,发现公共汽车从车站先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1=10m/s时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进站前开始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到达车站时刚好停止.已知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的时间均为△t=25s,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等,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要的时间t=70s,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L=600m,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某一个车站时,一辆电动车以v2=6m/s的速度已经从该车站向前运动了t0=60s,且该电动车行进的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的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可认为各车站均在同一直线上.
(1)求公共汽车加速启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
(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下一站为第一站),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则n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现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上,且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一定增大
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C.斜面所受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D.物体所受的合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的是逻辑电路中与门的电路符号,若A端输入为1,B端输入为0,则Z端输出为0(选填“0”或“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用多用表测电阻”的实验中,选用“×10”倍率的欧姆挡测量一电阻时,指针指在刻度20和30间的中央位置,如图所示,该被测电阻的阻值R所在区间为(  )
A.20Ω<R<25ΩB.25Ω≤R<30ΩC.200Ω<R<250ΩD.250Ω≤R<30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离地越高,则卫星的(  )
A.运行速度越大B.周期越大C.向心加速度越大D.发射速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之外,还有许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其中有一颗名叫“谷神”的小行星,质量为1.00×1021㎏,它运行的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2.77倍,则它绕行太阳一周需要4.61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