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管内,若要使A球和B球通过最高点C时,恰好对管壁压力为零,求:
(1)A、B两球的速度要满足什么条件?
(2)A球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球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那么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分析 (1)若要使A球和B球通过最高点C时,恰好对管壁压力为零,则在最高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2)对两个球分别受力分析,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速度,此后球做平抛运动,正交分解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1)若要使A球和B球通过最高点C时,恰好对管壁压力为零,则在最高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frac{{v}^{2}}{R}$
解得:v=$\sqrt{gR}$
(2)两个小球在最高点时,受重力和管壁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作为向心力,离开轨道后两球均做平抛运动,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之差.
对A球:3mg+mg=$m\frac{{{v}_{A}}^{2}}{R}$
解得
vA=$\sqrt{4gR}$
对B球:mg-0.75mg=$m\frac{{{v}_{B}}^{2}}{R}$
解得:vB=$\sqrt{\frac{1}{4}gR}$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落地时它们的水平位移为:
sA=vAt=vA$\sqrt{\frac{4R}{g}}$=4R
sB=vBt=vB$\sqrt{\frac{4R}{g}}$=R
所以有:sA-sB=3R
即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为3R.
答:(1)A、B两球的速度要满足$v=\sqrt{gR}$;
(2)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为3R.

点评 本题关键是对小球在最高点处时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向心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平抛的初速度,最后根据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六安一中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1所示.

这样做的目的是AC(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该同学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他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测得摆线长为89.40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2甲所示,读数为2.050cm.则该单摆的摆长为90.425cm.用停表记录单摆做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2乙所示,在停表读数为57.0s,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ABD(填序号).
A、计算摆长时加的是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停表晚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实验过程中先测摆长后测周期)
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
(3)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绘了对摆长约为1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3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D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A(填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不断地用脚向后蹬高台的地面,在高台上滑行,获得足够大的初速度后,从高台上水平飞出.若不计空气阻力,飞出后把运动员和滑板整体看成一个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越大,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长
B.初速度越大,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短
C.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做功的功率不变
D.下落过程中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增加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斜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  )
A.速度等于零,加速度也等于零
B.合力等于零
C.水平分速度等于零
D.从此以后的运动可以看做是平抛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水平正方形桌面距离地面高度为h,将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桌子边缘上的两点,将小球置于橡皮筋的中点,向左移动距离s,使橡皮筋产生形变,由静止释放后,小球飞离桌面,测得其平抛的水平射程为L.改变橡皮筋的条数,重复实验.

(1)实验中,小球每次释放的位置到桌子边缘的距离s应相同(不同、相同、随意)
(2)取橡皮筋对小球做功W为纵坐标,为了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应选L2为横坐标(选L或L2).若真线与纵轴的截距为b,斜率为k,可求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rac{b}{4kh}$(使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实验中所用重锤的质量m=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动能Ek=0.168J,重力加速度为9.8m/s2,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0.172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的机械能守恒.(本小题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MN、PQ是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O为圆心.两个等量正电荷分别固定在M、N两点.现有一带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及粒子对电场的影响)从P点由静止释放,粒子恰能在P、Q之间做直线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势一定为零
B.P点与Q点的场强相同
C.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Q点的电势能
D.粒子一定带负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图为一简易双量程电流表的内部电路原理图,其中G为灵敏电流计,表头内阻Rg,满偏电流Ig,S为单刀双掷电键,将电键置于位置1时(填“1”或“2”)电流表的量程较大,电键S置于1时电流表的量程为$\frac{{I}_{g}({R}_{g}+{R}_{2})}{{R}_{1}}+{I}_{g}$,电键S置于2时电流表的量程为$\frac{{I}_{g}{R}_{g}}{{R}_{1}+{R}_{2}}+{I}_{g}$.(用Rg、Ig、R1、R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1所示,是用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滑块上安装一遮光条,把滑块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并静止在A处,并通过定滑轮的细绳(水平)与钩码相连,数字计时器安装在B处.测得滑块(含遮光条)质量为M、钩码总质量为m、遮光条宽度为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从A释放到B时,钩码下降的距离为h.将滑块在图2示A位置释放后,数字计时器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实验小组将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定为钩码和滑块整体,则:

(1)图1所示为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宽度,可得d=3.20mm
(2)本实验中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mgh=\frac{1}{2}(M+m)(\frac{d}{△t})^{2}$(用以上对应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