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一个容器中有2克氢气,假设所有氢原子均处于第5能级,在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能辐射10种频率的光子,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当所有氢原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总数为$\frac{25}{6}$NA.已知某能级H原子向不同低能级跃迁时,所占此能级上H原子总数的比例相同.

分析 根据${C}_{n}^{2}$计算跃迁可能的种类;根据数学的组合关系计算光子的总数.

解答 解:一群氢原子均处于第5能级,在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能辐射${C}_{5}^{2}=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2g氢气为1mol,氢原子的个数为2mol;
由于某能级H原子向不同低能级跃迁时,所占此能级上H原子总数的比例相同,可知,处于n=5能量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n=5→n=4、n=5→n=3、n=5→n=2、n=5→n=1共四种情况,各占$\frac{1}{4}$,所以每一种都是$\frac{1}{2}$NA个;
n=4、n=3、n=2能级的氢原子仍然向低能级跃迁,处于n=4能量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n=4→n=3、n=4→n=2、n=4→n=1共三种情况,各占$\frac{1}{3}$,所以每一种都是$\frac{1}{2}$×$\frac{1}{3}$NA=$\frac{1}{6}$NA个;
处于n=3能量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n=3→n=2、n=3→n=1共两种情况,各占$\frac{1}{2}$,所以每一种都是$\frac{1}{2}$×$(\frac{1}{2}+\frac{1}{6})$NA=$\frac{1}{3}$NA个;
处于n=2能量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辐射的光子的种类:$(\frac{1}{2}+\frac{1}{6}+\frac{1}{3}){N}_{A}={N}_{A}$个
所以当所有氢原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总数为:N=($4×\frac{1}{2}+3×\frac{1}{6}+2×\frac{1}{3}+1$)NA=$\frac{25}{6}$NA
故答案为:10,$\frac{25}{6}$N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子能量与能级差的关系,即Em-En=hv,以及知道跃迁种类的判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完成如图所示的循环,其中A→B过程是绝热过程,B→C过程是等温过程,则A→B过程气体内能减小(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从状态A经B、C再回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2017年2月24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在距离地球39光年外的水瓶座,发现了围绕恒星“Trappist-1“运行的7个类地行星,其中排列第5的行星“f”(可视为均力球体,且不考虑其白转运动)被认为最适宜人类居住.假设该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他到恒星巾心的距离为r,该行星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为2πr$\sqrt{\frac{r}{Gm}}$
B.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frac{Gm}{{R}^{2}}$
C.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sqrt{\frac{Gm}{R}}$
D.该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sqrt{\frac{Gm}{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水面下的光源S向水面A点发射一束光线,反射光线为c,折射光线分成a、b两束,则(  )
A.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B.由于色散现象,经水面反射的光线c也可能分为两束
C.若保持入射点A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则从水面上方观察,a光先消失
D.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光的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息照相主要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
B.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小圆盘发生衍射时形成的
C.单缝衍射形成的条纹宽度相同、亮度相同
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的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A的后面.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1,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把两小车粘合成一体.他在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接通电源然后轻推小车A,使A获得一定的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则应选BC段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DE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选填:“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20kg,小车B的质量m2=0.1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0.21kg•m/s;碰后总动量=0.20kg•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填“守恒”或“不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采用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测量摆长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装好单摆,用力拉紧摆线,用米尺测出摆线长度,然后加上摆球的半径
B.用手托住摆球使其静止,用米尺直接测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
C.让单摆自然下垂,用米尺测出摆线长度,然后加上摆球的半径
D.把单摆取下并放在桌面上,用米尺测出摆线长度,然后加上摆球的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同学在用单摆做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了一不规则小铁块代替小球,因而无法测量摆长的确切值.他第一次用长l1的悬线,测得周期T1;第二次用长l2的悬线,测得周期T2,则g的值应为$\frac{4{π}^{2}({l}_{1}-{l}_{2})}{{{T}_{1}}^{2}-{{T}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甲中的仪器外,还必须图乙中选取的仪器有AD(填字母).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AB(填字母).
A.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B.调节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C.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D.实验所用的斜槽要尽量的光滑,以减小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