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一物体在水平推力F=15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则0-4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体的质量m=2kg(g取10m/s2

分析 由v-t图象,读出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变化量,分别求出0-4s,4s-6s的加速度大小;由0-4s物体水平方向受F和摩擦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关系式;由4s-6s,水平方向物体只受摩擦力作用,求出动摩擦因数;联立方程求出物体的质量.

解答 解:由v-t图知,0-4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frac{△v}{△t}=\frac{10}{4}=2.5m/{s}^{2}$
0-4s,对物体分析:水平方向上受拉力F和摩擦力作用:F-μmg=ma
4s-6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frac{△v}{△t}=\frac{10}{2}=5m/{s}^{2}$
4s-6s,力F撤去,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作用:μmg=ma′
联立以上四式得:μ=0.5,m=2kg
故答案为:2.5m/s2,0.5,2kg.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v-t图象中加速度的计算,注意分析题干,得出0-4s为力F作用下的图象,4s-6s为只受摩擦力作用下的图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实验探究小组为探究机械能守恒,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的物体(体积很小,上装有宽度为d,质量可忽略的挡光条)与质量为m的物体(M>m).m静止于水平面上,M悬于空中,细线处于拉直状态,在M下面距M高h处安装一光电门,释放M,测出M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题中各物理量均为国际单位,重力加速度为g,h≥d).则在M从开始下落至其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
(1)M,m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m)gh;
(2)M,m组成的系统动能的增量为$\frac{1}{2}$(M+m)($\frac{d}{t}$)2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只要验证等式(M-m)gh=$\frac{1}{2}$(M+m)($\frac{d}{t}$)2成立,就能说明此过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安装有斜槽的木板时,一定要检查木板是否竖直及斜槽末端是否水平
B.每次实验时都要将小球从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C.实验要求斜槽要尽可能的光滑
D.实验要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实心小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自由向上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压力B.重力、牵引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D.重力、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s释放一个铁球,一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4个铁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图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在电子射线管上方平行放置一通电长直导线,则电子射线将(  )
A.向上偏转B.向下偏转C.向纸内偏转D.向纸外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质量为4kg的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运动,其分速度Vx和Vy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求:

(1)物体受到的合力
(2)物体的加速度
(3)t=4s是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1和2带有同种电荷,质量分别为m1、m2,带电量分别为q1、q2,q1>q2,用绝缘细线悬挂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两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某时刻将两细线同时剪断,则(  )
A.剪断的瞬间小球1的加速度大于小球2的加速度
B.剪断的瞬间小球1的加速度小于小球2的加速度
C.落地时两球的动能相等
D.落地时两球的动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他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测得摆线长为89.40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读数为2.050cm.则该单摆的摆长为90.425cm.用停表记录单摆做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停表读数为57.0s.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C(填选项前的序号).

A.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停表晚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
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