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1)为探究多个物理量之间关系,可选用____进行实验;
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放大法
(2)关于器材的选择及实验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若采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选择图甲中学生电源,选择开关置于低压交流6 V
B.图乙中,可通过改变小车上的钩码个数,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可通过改变小桶中金属片(如图丙)的数量,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
D.为了平衡摩擦力,图丁中小桶应当挂在细线一端,并垫高长木板一端,使小车匀速运动
(3)实验中,所用交流电周期为T=0.02 s,小东同学获得一条纸带,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O,A,B为选取的三个计数点,则B点对应的读数为____ cm;计算打下“A”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A; BC; 12.00; 0.30;
【解析】
(1)探究多变量因素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2)根据实验原理和器材即可判断;
(3)毫米刻度尺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故选A;
(2)A、若采用电火花计时器,应选择220V的交流电源,故A错误;
B. 图乙中,可通过改变小车上的钩码个数,来改变小车的质量,故B正确;
C. 可通过改变小桶中金属片(如图丙)的数量。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故C正确;
D. 为了平衡摩擦力,图丁小桶应当从滑轮上拿下,并垫高长木板一端,使小车匀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3)由图可知,B点对应的读数为12.00cm;A点的瞬时速度 =0.30m/s
故答案为:(1)A;(2)BC;(3)12.00;0.30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频闪拍照技术和水龙头滴水的方法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甲同学从一定高度控制水龙头让一滴水滴从高处自由滴落,乙同学控制架设好的相机对下落水滴进行拍照,重复多次拍摄,取最佳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和计算。已知频闪照相的曝光周期为T=0.02s,照片和实物的比例是1:10,利用毫米刻度尺直接在照片上测量相应的数据x1、x2、x3、x4,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_________;
(2)照片上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_cm。根据测得的数据可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_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可以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某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R为一变阻箱,可以改变R的阻值,得到电压表V相应的示数U。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在-R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乙所示。已知R0=100Ω,请完成以下数据分析和处理。
(1)图乙中电阻为__________Ω的数据点应剔除;
(2)在坐标纸上画出-R关系图线________;
(3)图线的斜率是__________ (v-1·Ω-1),由此可得电池电动势E=__________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电场中有M,N两点,则( )
A. 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高
B. 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电场强度小
C. 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电势能小
D. 负电荷从M点运动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水半地面上固定有A、B两个带电最均为+Q的点电荷,在过AB中点O的中垂面内固定有一根长为L的光滑绝缘细杆CD,且O、C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D点到O点的距离与C点到O点的距离均为d,OC⊥OD。在杆的顶端C处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金属圆环,由静止释放金属圆环后,它会沿杆向下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于金属圆环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圆环沿杆运动的速度一直增大
B. 金属圆环经过杆中点时的加速度大于
C. 金属圆环运动到杆中点处的电势能最小
D. 金属圆环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正三角形导线框ABC(高度为a)从图示位置沿x轴正向匀速穿过两匀强磁场区域.两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垂直于平面、宽度均为a.图乙反映感应电流I与线框移动距离x的关系,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架飞机以200m/s的速度在高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s先后从飞机上自由释放A,B,C三个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B,C落地前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
B. A,B,C落地前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
C. 在运动过程中A在B前200m,B在C前200m
D. 落地后A,B,C在地上排列成水平线且间距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平行导轨倾斜放置,倾角θ=37°,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B=T,质量为m=1kg的金属棒ab垂直放在导轨上,ab与导轨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ab的电阻r=1Ω,平行导轨间的距离L=1m, R1 =R2=4Ω,导轨电阻不计,ab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x=3.5m后达到匀速。sin37°=0.6,cos37°=0.8.求:
(1)ab在导轨上匀速下滑的速度多大?
(2)ab由静止到匀速过程中电路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小球的竖直上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甲,弹射装置将小球竖直向上弹出,先后通过光电门A、B,光电计时器测出小球上升过程中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ΔtA、ΔtB,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B间的距离为h,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d,某次测量结果如图乙,其读数d=________m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在误差范围内,若小球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题中给出的物理量d、ΔtA、ΔtB、g、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