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图可知,第2、3、4次闪光时A未发生移动,则唯一解释为A发生碰撞后速度为0.易知碰撞处为60cm
(2)碰撞后A向左做匀速运动,设其速度为vA′,根据图象求出vA′,碰撞到第二次闪光时A向左运动10cm,时间为t′,有VA′•t′=10,第一次闪光到发生碰撞时间为t,有t+t′=△t,即可求出时间.
(3)通过计算,分析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解答 解:(1)、由图可知,A只有两个位置有照片,则说明A碰后保持静止,故碰撞发生在第1、2两次闪光时刻之间,碰撞后A静止,故碰撞发生在x=60cm处.
(2)、碰撞后A向左做匀速运动,设其速度为vA′,
所以vA′•△t=20,
碰撞到第二次闪光时A向左运动10cm,时间为t′
有vA′•t′=10,
第一次闪光到发生碰撞时间为t,
有t+t′=△t,
得t=$\frac{△t}{2}$=$\frac{0.2}{2}$=0.1s;
c、设向右为正方向,碰撞前,B的速度大小为:vB=$\frac{0.05}{0.1}$=0.5m/s,A的速度vA=-$\frac{0.1}{0.1}$m/s=-1m/s,
则碰撞前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P1=mBvB+mAvA=0.2×0.5-0.3×1=-0.2kgm/s.
碰撞后,A静止,B速度vB′=$\frac{-0.2}{0.2}$=-1m/s,则碰撞后两滑块的动量PB=-mBvB′=-0.2×1=-0.2kgm/s.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碰撞前后两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
故答案为:(1)A,60;(2)0.1;(3)-0.2,-0.2,碰撞前后两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
点评 本题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要求能明确实验原理,注意碰撞前后两物体的位置从而明确位移和速度,再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即可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人的重力势能增加了0.2mgh | B. | 人克服重力做功mgh | ||
C. | 人的动能增加了1.2mgh | D. | 人的机械能增加了1.2mg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EK甲>EK乙 | |
B. | T甲=T乙 | |
C. | a甲>a乙 | |
D. | A、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物体经过A点时速度最大 | |
B. | 物体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
C. | 物体从A点下落到B点以及从B点上升到A点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变大后变小 | |
D. | 物体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 B. |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 ||
C. | 内能增大时温度定升高 | D. | 内能大小与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t0时刻两个物体相遇 | |
B. | Ⅰ、Ⅱ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 |
C. | 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 | |
D. |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frac{{v}_{1}+{v}_{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地毯中加入金属丝是为将静电导走 | |
B. | 绝缘体不能带电 | |
C. |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创生 | |
D. | 元电荷是正、负电荷以外的第三种电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物体A的速度始终小于物体B的速度 | |
B. | 物体A处于超重状态 | |
C. | 拉力F做的功数值上等于A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 |
D. | 物体A的机械能守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