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C

解析试题分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工作电源是4V~6V的交变电流,所以A错误;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让物体运动,所以B错误;计时器上的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即电源频率越高,间隔越短,故C正确;物体运动的快慢决定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在不知道打点频率的情况下,无法根据点的密集程度判断运动的快慢,所以D错误。
考点:打点计时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小明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时,如图甲所示,他按照正确的方式读出小球直径为2.36cm,则a处刻度线对应的数值应该为__ _____;他用螺旋测微器测得一根铁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直径应该为_____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实验桌上放着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各一只,性能均正常,外形十分相似,现将多用表转换开关拨到R×100 Ω挡,分别测它们的正负电阻加以鉴别:
测甲元件时,R=R=0.5 kΩ;
测乙元件时,R=0.5 kΩ,R=100 kΩ;
测丙元件时,开始指针偏转到0.5 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加,最后停在100 kΩ上.则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是(  )

A.电容、电阻、二极管
B.电阻、电容、二极管
C.电阻、二极管、电容
D.二极管、电阻、电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右图是某小组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因数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木块,Q为木块右端连接的一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通过Q的读数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若实验条件较为理想,则(   )

A.只有将木板A匀速抽出才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
B.将木板A加速、减速或匀速抽出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
C.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D.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伏安法测电阻的接法有如图甲、乙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接法完全等效
B.按图甲接法,测得值偏小
C.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大,按图乙接法误差较小
D.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小,按图乙接法误差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游标卡尺的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    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高中物理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利用纸带打出的点迹间接测得物体的运动速度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应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C.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该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加速滑下。

图2是打出纸带的一段。

①先利用纸带测出滑块的加速度a,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选A、B、C……等7个点为计数点,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间距离如图2所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除了加速度a,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C.木板的质量m1
D.滑块的质量m2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③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应该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