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滑块从静止滑到C点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到达C点的速度;
(2)在C点,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再得到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位移公式求出滑块与滑板的位移,然后判断两者共速时的位置关系,再求解物块最终静止时的位置到C点的距离S.
解答 解:(1)滑块从静止滑到C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mg(xsinθ+H)-μmgxcosθ=$\frac{1}{2}mv_c^2$-0
代入数据解得:vC=10m/s
(2)在C点,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frac{v_c^2}{R}$
代入数据解得:N=6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滑到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0N.
(3)设物块与滑板能达到共同速度v,即物块未从滑板上落下来,滑板也未与D点相撞.
对物块,由速度公式有:v=vc-μgt
对滑板,由速度公式有:v=μgt
代入数据解得:t=1s; v=5m/s.
物块的位移:S1=$\frac{{{v_c}+v}}{2}t$=7.5m
滑板的位移:S2=$\frac{0+v}{2}t$=2.5m
滑板的位移:S2=2.5m<L'=3.3m
滑板未到达D点,S相=S1-S2=5m<L=7.1m
物块未从滑板上落下,达到共同速度后,物块与滑板一起匀速运动距离0.8m滑板到达D点,滑板撞停后,物块独自匀减速运动到D点.
所以有:vD2-v2=-2μg(L-S相)
代入数据解得:vD=2m/s
因为:vD=2m/s<$\sqrt{2gR}$
物块不会脱轨,再次回到D点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其向右减速的最大位移为S3:则S3=$\frac{v_D^2}{2μg}$=0.4m
物块最终静止时的位置到C点的距离:S=L+L'-S3
解得:S=10m
答:(1)物块滑到C点的速率vC是10m/s;
(2)物块滑到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N是60N;
(3)物块最终静止时的位置到C点的距离S是10m.
点评 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关键要分析清楚物块的运动情况,把握每个过程的物理规律,应用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解题.特别是第(2)问,解出了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必须用牛顿第三定律说明才能得到物体对轨道的压力,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忽略的问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x、y两点间电势差变小 | B. | x点处的电势降低 | ||
C. | y点处带电微粒仍处于静止状态 | D. | Q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甲乙两波的起振方向相反 | |
B. | 甲乙两波的频率之比为3:2 | |
C. | 再经过3s,平衡位置在x=7m出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 | |
D. | 再经过3s,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有5个质点位移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 |
B. |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 |
C. | 波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 |
D. |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
E. | 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 |
B. | 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 |
C. | 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 | |
D. | 正常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都大于7.9k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若该波沿x轴向右传播,则图乙可表示质点Q的振动图象 | |
B. | 若该波沿x轴向右传播,则图乙可表示质点P的振动图象 | |
C. | 若图乙表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波速一定为5m/s | |
D. | 不论该波沿x轴向右传播,还是沿x轴向左传播,P、Q两质点的振动方形相反 | |
E. | 再经$\frac{1}{4}$个周期,质点P一定到达波峰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