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用大于其极限频率的入射光照它,则入射光的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 |
B. | 放射性元素${\;}_{11}^{24}$Na的样品经过6小时后还有$\frac{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4小时 | |
C. | ${\;}_{90}^{232}$Th衰变成${\;}_{82}^{208}$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 |
D. | 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 |
E.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 |
分析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就会发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判断影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因素;半衰期是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经过6小时后还有$\frac{1}{8}$没有衰变,求出半衰期的次数,从而求出半衰期的时间;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根据轨道半径的变化,通过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比较出电子动能的变化,通过能量的变化得出电势能的变化.
解答 解:A、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根据Ekm=hγ-W,当入射频率越高时,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A正确;
B、每经过一个半衰期,有半数发生衰变,经过6小时后还有$\frac{1}{8}$没有衰变,知经过了3个半衰期,所以半衰期等于2小时,B错误;
C、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知232-208=6×4,即6次α衰变,90=82+6×2-4,即4次β衰变,C正确;
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D错误;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轨道半径减小,能量减小,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
根据$\frac{k{e}^{2}}{{r}^{2}}$=m$\frac{{v}^{2}}{r}$知,电子动能增大,则电势能减小,E正确;
故选:ACE.
点评 重点掌握衰变的实质,半衰期的特点和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及光电效应方程的内容,并掌握玻尔理论,最后理解核反应书写规律,及α与β衰变的区别.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B. | 伽利略运用“控制变量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 |
C. | 伽利略最早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 |
D. |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观察现象的研究→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此时所受的重力为零 | |
B. | 只有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才能出现超重现象 | |
C. | 水中的人受到的重力变小了 | |
D. |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不一定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每个光滑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大小都为$\frac{1}{2}$mg | |
B. | 每个光滑小球对半圆柱体的压力大小都为$\frac{\sqrt{3}}{2}$mg | |
C. | 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水平方向向右 | |
D. | 半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m+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小球的初速度一定为5m/s | |
B. | 小球的初速度可能为4.5m/s | |
C. | 运动轨迹在着落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可能等于6 | |
D. | 运动轨迹在着落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可能等于$\frac{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