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且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B.奥斯特C.麦克斯韦D.赫兹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而赫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不过本题存在问题,电磁感应定律并不是由法拉第总结出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  )
A.FB.0C.FcosθD.F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有一规格为“3V  0.25A”的小灯泡,要测绘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电流表(量程为0~300mA,内阻约5Ω);
电压表(量程为0~4V,内阻约3kΩ);
滑动变阻器A(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B(最大阻值1 750Ω,额定电流0.3A);
学生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A(填字母代号).
(2)请完成实物电路的连线.
(3)考虑到电流表内阻和电压表内阻,根据实物图的连接方式判断灯泡正常发光时测量的电阻阻值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4)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发现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其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虚线为电场中的等差等势线,实线为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若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处运动到b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一定带正电
B.电场中a处的电势大于b处的电势
C.带电粒子在a处的加速度小于b处的加速度
D.带电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大于b处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甲所示,标有“220V 40W”的灯泡和标有“20μF 350V”的电容器并联到交流电源上,电压表为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frac{T}{2}$时刻,电压表的示数为零B.灯泡不能正常发光
C.电容器一定被击穿D.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20V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v,行驶了全程的五分之一,接着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五分之二,最后匀减速行驶了剩下的全程的五分之二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frac{5}{8}$vB.$\frac{3}{4}$vC.$\frac{2}{3}$vD.$\frac{2}{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水平抛出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量的变化相同
B.在任何时间内,动量变化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
C.在任何时间内,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恒定
D.在刚抛出物体的瞬间,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东汉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记述了球的运动:“圆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长L=1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
(1)若在铁块上施加一随时间于增大的水平力F=kt(t是常数),通过摩擦力传感器描绘出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木板与铁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若在铁块上施加恒力F,使铁块从木板上滑落,求F的大小范围;
(3)若在铁块上施加向右的恒力F=8N,求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