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有三个相同的电阻,分别通过如下图(1)(2)(3)所示的变化电流,三个图中的电流的最大值和周期都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精英家教网
A、在相同时间内三个电阻发热量相等
B、在相同时间内,(1)、(3)发热量相等,是(2)发热量的2倍
C、在相同时间内,(1)、(2)发热量相等,是(3)发热量的
1
2
D、在相同时间内,(3)发热量最大,(1)次之,(2)的发热量最小
分析:由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与有效值的
2
关系,再结合焦耳定律,即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焦耳定律,图(1)则有:Q1=
I
2
0
RT×
1
2
=
I
2
0
RT
2

而图(2)因正弦交流电,则有:Q2=
I
2
0
2
2
RT=
I
2
0
RT
2

对于图(3)则有:Q3=
I
2
0
RT
;因此相同时间内,
(1)、(2)发热量相等,是(3)发热量的
1
2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正弦交流电与矩形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区别,并掌握焦耳定律,注意交流电的有效值来求发热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1)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
|p-p|
p
=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精英家教网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Ω.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2所示的R-
1
L
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
 
V,r=
 
Ω.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2. (1)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____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Ω。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2所示的R-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_______V,r=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 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求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 A球仍从 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 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 O点是垂直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 O点的距离: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 A、B两球的质量比为 2:1,则未放 B球时 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 P与碰撞后总动量 P 的百分误差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 1所示电 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 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 2所示的 R-I1 图线,其中 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

到 E=_______V,r=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一块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如图中虚线位置。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__挡,换挡后需要先进行      的操作,再进行测量。若正确操作后进行测量时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

(2)某实验小组在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入射球与被碰球半径相同。

①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 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落点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锤所指的位置,MPN分别为落点的痕迹。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

 


② 释放多次后,取各落点位置的平均值,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13.10cm,

OP=21.90cm,ON=26.04cm。用天平称得入射小球A的质量m1=16.8g,被碰小球B

质量m2 = 5.6 g。若将小球质量与水平位移的乘积作为“动量”,请将下面的数据处理

表格填写完整。

OP/m

OM/m

ON/m

碰前总动量

p/ kg?m

碰后总动量

p/ kg?m

相对误差

0.2190

0.1310

0.2604

3.68×10-3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数据,你认为能得到的结论是:                     

③ 实验中可以将表达式m1 v1 = m1 v1′+ m2 v2′转化为m1 s1 = m1 s1′+ m2 s2′来进行验证,其中s1s1′、s2′为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可以进行这种转化的依据是        

   (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A.小球飞出后的加速度相同

B.小球飞出后,水平方向的速度相同

C.小球在空中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D.小球在空中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从同一高度平抛,运动时间相同,所以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成正比

④ 完成实验后,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改变:(I)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C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II)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C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III)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 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 与小球B 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 MN;(IV)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MPN 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y3。请你写出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1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Ω.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2所示的R-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    V,r=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