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里氏7.6级的大地震,它是由该地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动而形成的。已知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 9 .9 km/s;横波(S波),速度4 .5 km/s;面波(L波),速度,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地区某中学实验室内有水平摆A和竖直摆B(如图),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哪个摆?
(2)台中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若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c三种波形各对应于哪种地震波?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 s,则地震观测台距震源Z多远?
(3)假若地震波P沿直线传播到台中市时,当地表某标志物振动方向沿图中方向,测得某时刻该标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3.1 mm,竖直分位移y=0.4 mm,试由此估算震源深度

B摆:波、波、波,62.7km;1.1km 解:(1)由题意可知,在地震时产生的三种地震波中,P波的波速最大,S波其次,因此P波最先到达南投地区,该中学实验室发生竖直方向振动,后发生水平方向振动,故竖直摆 B先剧烈振动。 (2)波的传播速度决定曲线上的记录顺序,从地震曲线分析可知三种波形各对应于波、波、波。 设地震台与震源距离为,则根据P波、S波在曲线图上记录的时间差可得: 解得km (3)波沿方向传播,将标志物的位移分解,因为,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求解,得,∴ km k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浦东新区一模)据某校地震测报组消息: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台湾中部大茅-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已知地震波分三种:横波(S波),波速VS=4.5km/s;纵波(P波),波速VP=9.9km/s;面波(L波),VL<VS.面波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南投地区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弹簧振子B(如图甲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明显振动的是
B
B
(选填“A”、“B”).
(2)台中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三种波形各对应的地震波类型:a为
P
P
波,b为
S
S
波,C为
L
L
波(选填“S”、“P”、“L”).
(3)若在地震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s,则地震台距震源约为
62.7
62.7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学校地震测报组消息: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台湾中部大茅-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已知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VP=9.9km/s;横波(S波),VS=4.5km/s,面波(L波),VL<VS,面波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台北消息: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台湾中部大茅——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的.

                                                 图9

已知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vP=9.9 km/s;横波(S波),速度vS=4.5 km/s;面波(L波),速度vLS,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量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南投地区某中学实验室有水平摆A与竖直摆B如图9(a),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哪个摆?

(2)台中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若如图9(b)所示,则由图可知a、b、c三种波形各对应于哪种地震波?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 s,则地震台距震源(Z)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学校地震测报组消息: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台湾中部大茅-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已知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VP=9.9km/s;横波(S波),VS=4.5km/s,面波(L波),VL<VS,面波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精英家教网
A.位于震源上方的南投地区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振子B(如图甲),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B摆
B.位于震源上方的南投地区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振子B(如图甲),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A摆
C.台中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如图乙,则由图可知,a波形对应纵波,b波形对应横波,c波形对应面波
D.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s,则地震台距震源约为62.7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