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小强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了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的阻值(约为5Ω),随后将其固定在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准备进一步精确测量其电阻.
现有电源(电动势E为3.0V,内阻不计)、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0.025Ω)
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125Ω)
C、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
D、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2A)
E、滑动变阻器(0~100Ω,额定电流1A)

(1)为减小误差,且便于操作,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B,滑动变阻器应选D(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2)如图甲所示,是测量该电阻丝实验器材的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还有两根导线没有连接,请补充完整.
(3)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当调到最左端(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在实验中电压表读数的最小值大于零(选填“大于零”或“等于零”).
(4)若不计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测量值偏大,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表分压
B、测量值偏小,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分流
C、若已知电压表的内阻,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D、若已知电流表的内阻,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5)小鹏同学仍用上述电源也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R为保护电阻,已测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为S,用一个带有接线柱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滑动,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L,实验中记录了几组不同长度L对应的电流I.他准备理由图象法处理数据来计算该电阻丝的电阻率.
请分析说明小鹏同学应该做出怎样的线性函数图象,并定性画出该图象,请指出在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该电阻丝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有无影响.

分析 (1)根据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来选择电流表量程,一般情况下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小于待测电阻用分压接法,本题采用的限流接法,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待测电阻的阻值的2-5倍比较好
(2)根据临界阻值法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若${R}_{x}^{\;}<\sqrt{{R}_{V}^{\;}{R}_{A}^{\;}}$选择电流表外接;若${R}_{x}^{\;}>\sqrt{{R}_{V}^{\;}{R}_{A}^{\;}}$选择电流表内接;${R}_{x}^{\;}=\sqrt{{R}_{V}^{\;}{R}_{A}^{\;}}$内外接法均可以
(3)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表,滑动变阻器置于阻值最大处;因为限流电路,电路最小电流不为零,电压表的读数最小值不为零
(4)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电压表的分流,测量的是电压表和待测电阻并联的电阻;
(5)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写出$\frac{1}{I}-L$的解析式,结合斜率进行分析,得出电阻率的表达式,分析电表内阻对电阻率的影响;

解答 解:(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为${I}_{max}^{\;}=\frac{E}{{R}_{x}^{\;}}=\frac{3}{5}A=0.6A$,所以电流表应选B;
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限流接法,选择限流电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待测电阻的阻值的2-5倍比较好,故滑动变阻器应选D;
(2)由于待测电阻满足${R}_{x}^{\;}<\sqrt{{R}_{A}^{\;}{R}_{V}^{\;}}$,可知电流表应用外接法,连线图如图所示:

(3)为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置于阻值最大处,即滑片调整到最左端;实验中,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I}_{min}^{\;}=\frac{E}{R+{R}_{x}^{\;}}=\frac{3}{5+20}=\frac{3}{25}A$
电压表读数的最小值$U={I}_{min}^{\;}{R}_{x}^{\;}$=$\frac{3}{25}×5=0.6V$,所以电压表读数的最小值大于零
(4)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电阻测量值偏小
实际测量的电压表电阻和待测电阻并联的总电阻,如果已知电压表的电阻,则可以算出待测电阻的真实值,故BC正确;
(5)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frac{E}{I}=R+{r}_{A}^{\;}+ρ\frac{L}{S}$
整理得$\frac{1}{I}=\frac{R+{r}_{A}^{\;}}{E}+ρ\frac{1}{ES}•L$
作出$\frac{1}{I}-L$图象,斜率为$k=\frac{ρ}{ES}$,即ρ=kES,所以电流表的内阻对该电阻丝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无影响
故答案为:(1)B;D   (2)如上图        (3)左端;大于零  (4)BC    (5)无影响

点评 本题考查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仪器的选择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掌握好其安全、准确的原则;同时注意滑动变阻器的电路中的应用规律.注意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的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小光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状态.
水平桌面放置带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的小车,车的两端由轻质细线绕过桌面两端滑轮并在两端各悬挂总质量为m的多个钩码.实验中,小光每次由左侧取下质量为△m的钩码并挂至右侧悬线下方,将下车由静止释放,利用传感器测量小车加速度并逐次记录移动过的砝码质量和相应加速度值,根据多次实验得出的数据,小光同学作出如图2的a-△m图象.
(1)根据上述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
A.由于系统存在摩擦,实验中必须先平衡摩擦力,才能继续进行实验
B.本实验中虽存在摩擦力影响,但无需平衡摩擦力也可以进行实验
C.本实验中必须要求小车质量M>>m
D.本实验中无须要求小车质量M>>m
(2)利用实验中作出a-△m图线,可以分析出系统摩擦力大小为$2{m}_{0}^{\;}g$,加速度a与移动的质量△m间存在关系为$a=\frac{2g}{M+2m}△m-\frac{{2{m_0}g}}{M+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根张紧的绳上悬挂着4个单摆,a和d摆长相等,其余各摆摆长不等,如图所示,使d摆开始振动,则其余三摆的振动情况是(  )
A.b摆的振幅最大
B.c摆的振幅最大
C.c摆的振动周期最大,b摆的振动周期最小
D.a、b、c三摆的振动周期均等于d摆的振动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虚线1、2、3为等差等势线.已知a、b两带电粒子从等势线2上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MN=NQ,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
C.MN两点的电势差等于NQ两点的电势差
D.a粒子到达等势线3的动能变化量比b粒子到达等势线1的动能变化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关于原子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_{92}^{238}U$→${\;}_{90}^{234}Th$+${\;}_{2}^{4}He$属于核裂变反应
B.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C.在中子的轰击下生成${\;}_{38}^{140}Xe$和${\;}_{38}^{94}Sr$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D.放射性元素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即40个碘-131原子在16天后只剩下10个 碘-131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圆环形导体线圈 a 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a 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 b,二者轴线 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上滑动,下 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线圈 a 中将产生俯视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穿过线圈 a 的磁通量变大
C.线圈 a 有收缩的趋势
D.线圈 a 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 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如图1所示,长度为L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拉起小球使轻绳水平伸直,然后无初速从位置A释放小球,小球运动至轻绳达到竖直位置B的过程中,求:

(1)小球达到位置B时速度的大小
(2)当细绳与OA夹角为30o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3)假设细绳与OA夹角为θ,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细绳的拉力为F,试通过计算在图2的坐标系中作出F-sinθ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物体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已知ab间的距离为L=0.8m,振子在t=10 s内完成了n=5次全振动.若从某时刻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t=0),经过1/2周期振子有正向最大速度.
(1)求振子的振幅A和周期T;
(2)写出振子的振动表达式;
(3)求振子在 t=2.25s时离平衡位置的距离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B.电动势为1.5V的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电动势为2V的蓄电池强
C.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这表示电路中每通过1C的电量,电源把1.5J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动势是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