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所示,平板小车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平板板长L=6m,小物块B静止在平板左端,质量mB = 0.3kg,与A的动摩擦系数μ=0.8,在B正前方距离为S处,有一小球C,质量mC = 0.1kg,球C通过长l = 0.18m的细绳与固定点O相连,恰当选择O点的位置使得球C与物块B等高,且C始终不与平板A接触。在t = 0时刻,平板车A开始运动,运动情况满足如图乙所示SA – t关系。若BC发生碰撞,两者将粘在一起,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并能通过O点正上方的最高点。BC可视为质点,g = 10m/s2

求:(1)BC碰撞瞬间,细绳拉力至少为多少?

(2)刚开始时,B与C的距离S要满足什么关系?

 

 

【答案】

(1); (2)

【解析】

试题分析:平板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在此过程中某一瞬间小物块B与C碰撞,BC碰撞后合为一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B与C碰撞前,B的运动情况要分类讨论:(1)B在加速阶段与C相碰;(2)B在减速阶段与C相碰

解答过程:(1)(8分)当BC恰能到达最高点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则

    (2分)

BC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2分)

BC在最低点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解得:T=24N       (2分)

即BC碰撞瞬间,细绳拉力至少为24N

(2)(10分)BC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分)

解得: 

碰撞时B速度必须满足: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B的加速度为:

       (1分)

由图可知车A的速度为:

      (1分)

讨论:(1)B在加速阶段与C相碰:

        (1分)

S要满足条件:

        (1分)

(2)B在减速阶段与C相碰:

B加速阶段位移:

        (1分)

B加速阶段时间:

B加速阶段A的位移:

B加速阶段AB的相对位移:

由图可知B匀速阶段时间:

B匀速阶段位移:

       (1分)

由图可知B匀减速阶段A速度为0

B匀减速阶段时间:

B匀减速阶段位移:

;则物块未滑出。    (1分)

B总位移:

        

综上所述:      (1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苏州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mB=1kg的平板小车B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1=1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当t=0时,质量mA=2kg的小铁块A以v2=2m/s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小车,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若A最终没有滑出小车,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10m/s2,求:
(1)A在小车上停止运动时,小车的速度为多大?
(2)小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1.5s内小车B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前端各系一第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砝码.增减小盘中的砝码就可以改变小受到的合力.两个小车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一个黑板擦把两条细线同时按在桌子上,使小车静止,抬起黑板擦,两个小同时开始运动,按下黑板擦,两个小车同时停下来.
(1)通过改变
盘中砝码
盘中砝码
,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分别以
a
a
为纵坐标、
1
M
1
M
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其关系.
(3)为减小摩擦阻力带来的实验误差,另一实验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全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测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和遮光条的宽度d,将滑块从图乙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
d2
2s
(
1
(△t2)2
-
1
(△t1)2
)
d2
2s
(
1
(△t2)2
-
1
(△t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平板小车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平板板长L=6m,小物块B静止在平板左端,质量mB=0.3kg,与A的动摩擦系数μ=0.8,在B正前方距离为S处,有一小球C,质量mC=0.1kg,球C通过长l=0.18m的细绳与固定点O相连,恰当选择O点的位置使得球C与物块B等高,且C始终不与平板A接触.在t=0时刻,平板车A开始运动,运动情况满足如图乙所示SA-t关系.若BC发生碰撞,两者将粘在一起,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并能通过O点正上方的最高点.BC可视为质点,g=10m/s2,求:
(1)BC碰撞瞬间,细绳拉力至少为多少?
(2)刚开始时,B与C的距离S要满足什么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滨州一模)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探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

该组同学由实验得出的数据,作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B
B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2)如图丙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将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根据图可知,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0.20
0.20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0.41
0.41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