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4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

A.10N,方向向左  B.2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无法确定


B
【试题分析】
【解析】  木块在外力F1、F2和静摩擦力F?滋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求得静摩擦力的大小为.若撤去F1时,由于木块受到的外力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随之发生改变.由平衡条件得,此时木块仍能保持静止状态,静摩擦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大小为.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1(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1(b)所示.
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克的配重若干个.(g=10m/s2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  案
 
,原因是
 

②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③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配重(个数) 0 1 2 3 4
弹簧秤读数(N) 0.50 1.00 1.50 1.80 2.50
测木块重(N) 2.0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2上做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2)现有下列器材:
A.6V蓄电池一组(内阻约0.1Ω)
B.直流电流表(0~0.2A) 一只
C.直流电流表(0~0.02A) 一只
D.直流电压表(0~3V) 一只
E.直流电压表(0~100V) 一只
F.滑动变阻器(0~10Ω) 一只
G.滑动变阻器(0~500Ω) 一只
H.电阻箱(0~9999.9Ω,Im=0.1A) 一只
I.电键一只
现在要比较准确地测量一只约0.6Ω电阻RX的阻值,所采用的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①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除了电源、电键和导线外,还有:(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
电流表选
 
; 电压表选
 
;R1
 
;.R2
 

②写出测量电阻的表达式R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4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小车,车上放着一个滑块,滑块和平板小车间有摩擦,滑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车的一端拉到另一端.第一次拉滑块时将小车固定,第二次拉时小车没有固定.在这先后两次拉动木块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A.滑块所受的摩擦力一样大                   B.拉力F做的功一样大

C.滑块获得的动能一样大                      D.系统增加的内能一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4-4-2所示,一木块放于水平转盘上,与转轴的距离为r,若木块与盘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木块重力的μ倍,为使木块不与转盘发生相对移动,转盘转动的角速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

4-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4-4-2所示,一木块放于水平转盘上,与转轴的距离为r,若木块与盘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木块重力的μ倍,为使木块不与转盘发生相对移动,转盘转动的角速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图4-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河北省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7分)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力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砝码/个数

0

1

2

3

4

砝码对木块压力/N

0

2.00

4.00

6.00

8.00

测力计读数/N

1.50

2.00

2.50

2.90

3.5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图c坐标纸上做出摩擦力F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N的关系图象(以FN为横坐标)。

(3)由图象可知,木块的重力为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