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频率为50Hz)
(1)实验时下面步骤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释放纸带    B.打开打点计时器
(2)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
 
端.(选填“左”或“右”).
(3)已知纸带上记录的点为打点计时器打的点,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4)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分析:(1)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实验步骤要求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释放纸带;
(2)纸带与重物相连的那端最先打点,故点的分布比较密集些;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4)由于实验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等作用,所求加速度的值偏小.
解答:解:(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顺序为:BA;    
    (2)纸带与重物相连的那端最先打点,故点的分布比较密集些,所以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
   (3)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1个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4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XCE-XAC
T2
=
(0.1252-0.0705)-(0.0705-0.0314)
(0.04)2
=9.75m/s2 
(4)由于实验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等作用,所求加速度的值偏小.
故答案为:(1)BA (2)左 (3)9.75m/s2 (4)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
点评:本题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注意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能熟练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要知道实验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等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完成下列真空:(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2中可读出|y1-y2|=
0.6
0.6
m,|y1-y3|=
1.6
1.6
m,|x1-x2|=
0.6
0.6
m(保留一位小数).
(2)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从运动到所用的时间为
0.2
0.2
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
3.0m/s
3.0m/s
(均可用根号表示).
(3)已测得小球抛也前下滑的高度为0.50m.设E1和E2分别为开始下滑时和抛出时的机械能,则小球从开始下滑到抛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相对损失
E1-E2E1
×100%
,=
8
8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1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球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次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1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和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C、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64.7
64.7
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ABD
ABD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3?南京模拟)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时,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交流220V
交流220V

(2)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9.4
9.4
m/s2
(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电火花计时器夹歪了;纸带与石墨纸之间有摩擦
电火花计时器夹歪了;纸带与石墨纸之间有摩擦

(5)实验测量的相对误差为
4.1%
4.1%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
(1)需要的测量仪器或工具有
BCF
BCF

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D.千分尺    E、游标卡尺    F、圆规
(2)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BD
BD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少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    D.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3)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重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O点对齐.

①碰撞后B球的水平程应取为
66.0
66.0
cm.
②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ABD
ABD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①碰撞后B球水平射程的记取方法是
 
,应取为
 
cm.
②在以下选项中,
 
(填选项号)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 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精英家教网
(2)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某负载的电阻.
①测电阻的方法有多种,现在有一只标有“220V,100W”灯泡,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Ω.若用多用电表中欧姆挡来测量这只灯泡的电阻,则测出的电阻应
 
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填“大于”“等于”“小于”).
②请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定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A.220V交流电源
B.单刀双掷开关一只
C.电阻箱一只(0~9999Ω  额定电流1A)
D.交流电流表一只(0~0.6A)
E.导线若干
①请在图2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
②写出简单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