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在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将小车放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实验中平衡摩擦后,小车的另一端用细线悬挂钩码,细线绕过固定在长木板上的定滑轮,线的拉力大小就等于钩码的重力,这样就可以研究拉力做功和小车动能的关系.已知所挂钩码的质量m=1.0×10-2kg,小车的质量m0=8.5×10-2kg(取g=10m/s2).
(1)若实验中打点纸带如图1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每三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O点是打点起点,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0.2m/s,小车的动能EkB=1.7×10-3J.从钩码开始下落至B点,拉力所做的功是1.76×10-3 J,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拉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

(2)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小车运动距离s,则以$\frac{{v}^{2}}{2}$为纵轴,以s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图2中的C,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的加速度a.

分析 (1)实验中重锤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从而求出动能,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拉力做功的数值,由公式Ep=mgh得到;
(2)由mas=$\frac{1}{2}$mv2可得$\frac{{v}^{2}}{2}$关于s的函数关系式,从而选择图象,得出斜率的物理意义.

解答 解:(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打B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则有:
vB=$\frac{{x}_{AC}}{2T}=\frac{0.0314-0.0078}{2×0.06}$m/s≈0.2 m/s,
重锤的动能EKB=$\frac{1}{2}$m0vB2=$\frac{1}{2}$×8.5×10-2×0.22J=1.7×10-3J
从开始下落至B点,拉力所做的功,等于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则为W=mgh=1.0×10-2×10×0.176J=1.76×10-3J.
根据数据可知,结论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拉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
(2)由mas=$\frac{1}{2}$mv2可得:$\frac{{v}^{2}}{2}$=as,故图象为一次函数,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的加速度a;
故答案为:(1)0.2,1.7×10-3;1.76×10-3J;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拉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2)C;小车的加速度a.

点评 运用运动学公式和动能、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解决问题是该实验的常规问题,利用图象进行数据处理时注意从物理角度找出两个物理变量的关系表达式,注意拉力近似等于重力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已知某星球的自转周期为T0,在该星球赤道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已知物体在赤道上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α,求该星球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根据牛顿的设想,只要平抛物体的速度足够大,物体就可以沿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落下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一个人在地面上做了测人反应速度的实验,刻度尺下落h高度他在反应时间△t内抓住了刻度尺,不考虑地球自转影响,试由上述信息求:
(1)牛顿的平抛速度大小;
(2)地球质量表达式;
(3)地球的密度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现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C.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水平放置,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D.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将砂桶挂上,撤去纸带,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C.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B点的速度vB=0.44m/s,小车的加速度a=0.42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系统不具有势能的有(  )
A.高高悬挂的大石头B.被压缩的弹簧
C.满弓上的箭D.已经着地的足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一轻质弹簧原长为L、劲度系数k=100N/m,将其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如图1所示,
(1)在其下端A处悬挂重为16N的物块,静止后如图2所示,求弹簧的伸长量△r1
(2)在图2中A点用一水平外力向右缓慢拉动,使橡皮筋与竖直方向成60°角时保持静止,如图3所示,求弹簧的伸长量△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大小等于2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求:
(1)a车的速率;
(2)t=0s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
(1)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本实验的操作中,下列哪些方法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BCD
A.两个分力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B.拉橡皮条的拉力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细且长,要在细绳正下方、稍远的距离上描出两个点,用以确定细绳拉力的方向
(3)图乙做出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水中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水杯里的水面超出杯口但不溢出,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
C.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饱和气压相差越大,越有利于水的蒸发
D.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