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B.电磁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C.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对地球的运动速度
D.光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数值可能不同

分析 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电磁波是横波,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利用多普勒效应和光速不变原理判断CD选项即可.

解答 解:A、只有非均匀变化的磁场才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若是均匀变化的磁场,则会产生恒定的电场,故A错误;
B、电磁波是横波,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故B错误;
C、由于波源与接受者的相对位移的改变,而导致接受频率的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所以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故C正确;
D、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知在不同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不同方向的传播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明确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知道电磁波谱及作用功能,多普勒效应和光速不变原理,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内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过程中,输出的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s末线框平面垂直于磁场,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最快
B.2s末线框平面垂直于磁场,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
C.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36$\sqrt{2}$V,频率为0.25Hz
D.用该交流电为额定电压36V的机床照明灯供电,照明灯恰好可以正常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旋转显微镜时能在不同位置观察到数量相同的a粒子
B.
用紫外线照射原来不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一定角度
C.
黑体的辐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强,且峰值向频率变小的方向移动
D.
丙为a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电流表A的示数分别为2.0V和0.5V,闭合S后它们的示数变为1.0V和1.0A.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求
(1)电阻R1阻值多大?
(2)电源的电动势 和内阻各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图甲为实验原理图,图乙为所需器材的实物图.请按实验原理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他们应选用图1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A

(2)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表所示.
U/V00.400.600.801.001.201.501.60
I/A00.200.450.801.251.802.803.20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半导体材料(选填“金属”、“半导体”);
(3)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线状元件Z的直径如图2所示,则元件Z的直径是1.990mm;
(4)把元件Z接入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可求得电池的电动势为E=4V,内阻为r=0.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我国未来将在月球地面上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C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航天飞机在图示位置正在加速向B运动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frac{2πr}{T}$
C.月球的质量为M=$\frac{{4{π^2}{r^3}}}{{G{T^2}}}$
D.要使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对接成功,飞机在接近B点时必须减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某同学写的实验报告中在叙述实验步骤时是这样写的: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①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遗漏的内容分别是C中应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和E中应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②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细绳CO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2.60 N;通过作图可求出细绳CO和BO对O点两拉力的合力F=5.1 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星球上的物体脱离该星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sqrt{2}$v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某星球的半径为r=2R,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frac{1}{8}$,不计其它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A.$\sqrt{2gR}$B.$\sqrt{gR}$C.$\frac{\sqrt{gR}}{2}$D.$\sqrt{\frac{g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