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实验原理

(1)如果双缝光源的相位相同,双缝到屏上任一点P的路程差_________时,加强(亮条纹);_________时,减弱(暗条纹).屏上应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2)光通过双缝干涉仪上的单缝和双缝后,得到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它们在双缝后面空间互相叠加,会发生干涉现象.若用单色光照射,在屏上会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用白光照射,可观察到屏上出现彩色条纹.

(3)由公式_________可计算波长.其中双缝间距离d是已知的,双缝到屏的距离可以用米尺测出,条纹间距Δx用测量头测出.

答案:
解析:

(1)Δx (2)Δx=(2n+1) (3)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汕尾模拟)通过对影响加速度因素的分析,我们知道,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力及其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简要说明设计实验时,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1)
保持小车受力不变,改变小车质量,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
保持小车受力不变,改变小车质量,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
;(2)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拉力,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受力的关系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拉力,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受力的关系

直接测量物体运动加速度是不容易的,能否用其他容易测量的物理量来代替呢?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把两辆质量相同的实验小车并排放在光滑长木板上,用不同的拉力F1、F2牵引两辆小车,让它们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通过拴在两车后面的其它装置(如细线控制),控制两小车同时停止运动.测量两小车的运动位移分别为S1、S2
在忽略实验误差的情况下,这个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说明实验原理.如果不可行,请说明原因.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1
2
at2
,运动时间相同,物体运动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成正比.可以把研究a与F的关系,转化为研究s与F的关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1
2
at2
,运动时间相同,物体运动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成正比.可以把研究a与F的关系,转化为研究s与F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通过对影响加速度因素的分析,我们知道,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力及其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简要说明设计实验时,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1)______;(2)______;
直接测量物体运动加速度是不容易的,能否用其他容易测量的物理量来代替呢?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把两辆质量相同的实验小车并排放在光滑长木板上,用不同的拉力F1、F2牵引两辆小车,让它们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通过拴在两车后面的其它装置(如细线控制),控制两小车同时停止运动.测量两小车的运动位移分别为S1、S2
在忽略实验误差的情况下,这个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说明实验原理.如果不可行,请说明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通过对影响加速度因素的分析,我们知道,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力及其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简要说明设计实验时,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1)______;(2)______;
直接测量物体运动加速度是不容易的,能否用其他容易测量的物理量来代替呢?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把两辆质量相同的实验小车并排放在光滑长木板上,用不同的拉力F1、F2牵引两辆小车,让它们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通过拴在两车后面的其它装置(如细线控制),控制两小车同时停止运动.测量两小车的运动位移分别为S1、S2
在忽略实验误差的情况下,这个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说明实验原理.如果不可行,请说明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7-2008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高三(上)调研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通过对影响加速度因素的分析,我们知道,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力及其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简要说明设计实验时,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1)______;(2)______;
直接测量物体运动加速度是不容易的,能否用其他容易测量的物理量来代替呢?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把两辆质量相同的实验小车并排放在光滑长木板上,用不同的拉力F1、F2牵引两辆小车,让它们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通过拴在两车后面的其它装置(如细线控制),控制两小车同时停止运动.测量两小车的运动位移分别为S1、S2
在忽略实验误差的情况下,这个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说明实验原理.如果不可行,请说明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