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的半径R、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周期T,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关于地球质量M,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M=
gR2
G
B、M=
GR2
g
C、M=
4π2R2
GT2
D、M=
T2R2
4π2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嫦娥三号登月轨迹示意图.图中M点为环地球运动的近地点,N为环月球运动的近月点.a为环月运行的圆轨道,b为环月球运动的椭圆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在环地球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11.2km/sB、嫦娥三号在M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应点火加速C、设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1,在椭圆轨道b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2,则a1>a2D、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的机械能小于在椭圆轨道b上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与“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不同,“嫦娥三号”实现了落月目标.“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后,着陆器携带巡视器,经过奔月、环月最后着陆于月球表面,由巡视器(月球车)进行巡视探测.假设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1
6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总质量为m,“环月”运动过程可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在“环月”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可能为(  )
A、
1
6
mgR
B、
1
8
mgR
C、
1
9
mgR
D、
1
14
m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我国的“探月工程”目前已经实现了嫦娥三号“落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进行了“撞月”实验,为嫦娥三号落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嫦娥二号、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进行简化,如图所示,椭圆轨道Ⅰ为从地球发射出去的嫦娥二号运行轨道,圆轨道Ⅱ为月球的运行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二号在b点速度大于a点速度B、嫦娥二号在a点时加速度值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加速度值大C、嫦娥二号在b、c两点时的速度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大小相等D、嫦娥二号在b、c两点时的加速度值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加速度值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平均密度为p,该星体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该星体的球体半径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体的自转周期为(  )
A、(
3Gρ
)
1
2
B、(
3
2πGρ
)
1
2
C、(
π
3Gρ
)
1
2
D、(
)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携“玉兔号”奔月过程中某阶段运动示意图,关闭动力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沿椭圆轨道(部分)在P处变轨进入圆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嫦娥三号探测器正匀速率飞向P处B、嫦娥三号在P处有椭圆轨道进入圆轨道必须点火减速C、变轨前嫦娥三号机械能不守恒,变轨后机械能守恒D、变轨前后嫦娥三号在P点的加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我国于2013年12月发射了“嫦娥三号”卫星,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H处的环月轨道 I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随后嫦娥三号在该轨道上A点采取措施,降至近月点高度为h的椭圆轨道 II上,如图所示.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月球的质量为 
4π2(R+H)3
GT2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R(R+h)3
TR
C、“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Ⅰ上需加速才能降至椭圆轨道Ⅱ
D、“嫦娥三号”在图中椭圆轨道Ⅱ上的周期为
(2R+H+h)3
8(R+H)3
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如图所示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携“玉兔号”奔月过程中某阶段运动示意图,关闭动力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沿椭圆轨道在B处变轨进入圆轨道,已知探测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B、图中嫦娥三号探测器正减速飞向B处C、嫦娥三号在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圆轨道必须点火加速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嫦娥三号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若“嫦娥三号”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利用以上物理量计算月球质量的表达式是(  )
A、
4π2R3
GT2
B、
4π2h3
GT2
C、
4π2(R+h)3
GT2
D、
4π2(R+h)
G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