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绝对值表示逸出功,与入射光频率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ν0是该金属极限频率,当入射光频率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分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结合最大初速度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图线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km=hv-W0,同一种金属,逸出功相同,与入射光频率ν有关.故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km=hv-W0,Ekm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B错误.
C、由图线知,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时,最大初动能大于等于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
D、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可知:$\frac{△{E}_{km}}{△γ}=h$,图中直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该题考查光电效应方程具有发生高等院校的条件,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知道最大初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用大量具有12.5eV动能的电子,撞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量的氢原子的光谱线.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能产生三种频率的谱线
B.波长最长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1.89eV
C.频率最高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12.5eV
D.电子撞击后的动能一定为2.3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一固定的水平玻璃圆环均匀带上电荷,其中心O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分别有两点A、B,OA=OB=h.现将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放在A点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给小球一个沿竖直向下的初速度υ0,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带电圆环在B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竖直向上
B.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通过O点时速度最大
D.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sqrt{{{v}_{0}}^{2}+4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frac{\sqrt{2}}{10}$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0.5m2,线框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200rad/s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入一只“220V,60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性面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B.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500$\sqrt{2}$V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22
D.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所用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测出单摆完成完成N次(N=30)全振动的时间t,求出单摆周期T=$\frac{t}{N}$,是为了减少系统误差
C.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中,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相差应该适当大一些
D.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少误差应使实验图线经过每个实验数据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图中A为贴近地表运行的人造卫星,B为同步通信卫星,则下述表述正确的是(  )
A.近地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B.在同步通信卫星B上,可使用天平、水银气压计、水银温度计,但不能用弹簧测力计
C.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若A、B质量相同,发射B卫星比发射A卫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D.在同步卫星轨道上,卫星的重力小于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质量也为m的物体B,让物体B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下运动,在物体A、B运动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不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加速向上运动B.物体B处于超重状态
C.地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绳两端系着质量相等的物块A、B,物块B上放置一金属片C.铁架台上固定一金属圆环,圆环处在物块B正下方.系统静止时,金属片C与圆环间的高度差为h.由此释放B,系统开始运动,当物块B穿过圆环时,金属片C被搁置在圆环上.两光电门固定在铁架台上的P1、P2处,通过数字计时器可测出物块B通过P1、P2这段距离的时间.
(1)若测得P1、P2之间的距离为d,物块B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为t,则物块B刚穿过圆环后的速度v=$\frac{d}{t}$.
(2)若物块A、B的质量均用M表示,金属片C的质量用m表示,该实验中验证下面哪个等式成立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正确选项为C.
A.mgh=$\frac{1}{2}$Mv2       B.mgh=Mv2 C.mgh=$\frac{1}{2}$(2M+m)v2        D.mgh=$\frac{1}{2}$(M+m)v2
(3)改变物块B的初始位置,使物块B由不同的高度落下穿过圆环,记录各次高度差h以及物块B通过P1、P2这段距离的时间t,以h为纵轴,以$\frac{1}{{t}^{2}}$(填“t2”或“$\frac{1}{{t}^{2}}$”)为横轴,通过描点作出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大小为k=$\frac{{({2M+m}){d^2}}}{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一个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从t=0s时刻起受到一个水平外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而从t=0时刻起物体的速度图象如2所示,求:
(1)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前6s摩擦力对物块的总冲量I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