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B的加速度,当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物体B前进的位移即为传送带的长度;
(2)物块B以速度为v0与A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定理求的物体A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的到达最高点的速度,由动能定理求的半径;
(3)求出在每一次碰撞过程中物体B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由Q=μmgx求得产生的内能,即可求得在当A与B发生第五次碰撞时,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产生的内能
解答 解:(1)物块B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μmg=ma
a=μg
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速度前进的位移为x=$\frac{{v}_{0}^{2}}{2a}=\frac{{v}_{0}^{2}}{2μg}$
(2)根据动量定理,碰撞后A的速度为v0
物体到达圆弧最高点具有的速度为
mg=$m\frac{{v}^{2}}{R}$
v=$\sqrt{gR}$
从A到B由动能定理可得
-2mgR=$\frac{1}{2}m{v}^{2}-\frac{1}{2}{mv}_{0}^{2}$
解得R=$\frac{{v}_{0}^{2}}{5g}$
半径最大为$\frac{{v}_{0}^{2}}{5g}$
(3)若A与B能在O点发生多次碰撞,
物块B第一次在传送带上运动达到传送带速度所需时间为t1=$\frac{{v}_{0}}{μg}$
物块B前进的位移为x1=$\frac{1}{2}{at}_{1}^{2}$=$\frac{{v}_{0}^{2}}{2μg}$
传送带前进的位移为x2=v0t1=$\frac{{v}_{0}^{2}}{μg}$,相对位移$△{x}_{1}={x}_{2}-{x}_{1}=\frac{{v}_{0}^{2}}{2μg}$
产生的内能为${Q}_{1}=μmg•△{x}_{1}=\frac{1}{2}{mv}_{0}^{2}$
第一次与A发生碰撞后A沿向上运动后再沿圆弧下滑,与B发生第二次碰撞,物体B在传送带上做减速运动,减速运动到零物体B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
$△{x}_{2}={x}_{2}+{x}_{1}=\frac{3{v}_{0}^{2}}{2μg}$
产生的内能为${Q}_{2}=μmg•△{x}_{2}=\frac{3}{2}{mv}_{0}^{2}$
依此类推当第五次发生碰撞时产生的总内能为$Q=3{Q}_{1}+2{Q}_{2}=\frac{9}{2}{mv}_{0}^{2}$
答:(1)传送带至少为$\frac{{v}_{0}^{2}}{2μg}$
(2)要保证被撞后的A滑块能沿圆弧轨道运动,圆弧轨道的半径最大为$\frac{{v}_{0}^{2}}{5g}$
(3)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产生的内能是$\frac{9}{2}{mv}_{0}^{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加速度直线运动与动能定理,抓住运动过程是关键;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通过调节轨道,必须使轨道末端水平 | |
B. | 通过调节整个装置,使A球离开轨道末端时与B球从同一高度下落 | |
C. | 每次在轨道上端释放小球A的位置必须在同一点 | |
D. | 每次在轨道上端释放小球A,必须由静止释放 | |
E. | 必须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 | |
F. | 换用更加光滑的轨道重做试验,结果会更精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 |
B. |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 |
C. |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 |
D. |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沿轨道I运动至P时,需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 |
B. | 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 | |
C. | 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 | |
D. | 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负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1s | B. | 2s | C. | 3s | D. | 4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