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mA=1kg,mB=2kg,vA=6m/s,vB=2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取两球碰前的运动方向为正)(  )
A.vA′=2m/s,vB′=4m/sB.vA′=4m/s,vB′=4m/s
C.vA′=-4m/s,vB′=7m/sD.vA′=7m/s,vB′=1.5m/s

分析 两球碰撞过程,系统不受外力,故碰撞过程系统总动量守恒;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可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碰撞后的系统总动能应该小于或等于碰撞前的系统总动能;同时考虑实际情况,碰撞后A球速度不大于B球的速度.

解答 解: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p=mAvA+mBvB=10kg•m/s,系统总的机械能:E=$\frac{1}{2}$mAvA2+$\frac{1}{2}$mBvB2=22J;
A、如果vA′=2m/s,vB′=4m/s,则p=mAvA′+mBvB′=10kg•m/s,系统总的机械能:E=$\frac{1}{2}$mAvA2+$\frac{1}{2}$mBvB2=18J,碰撞后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增加,故A正确;
B、如果vA′=4m/s,vB′=4m/s,则p=mAvA′+mBvB′=12kg•m/s,碰撞后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
C、如果vA′=-4m/s,vB′=7m/s,则p=mAvA′+mBvB′=10kg•m/s,系统总的机械能:E=$\frac{1}{2}$mAvA2+$\frac{1}{2}$mBvB2=57J,碰撞后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增加,故C错误;
D、如果vA′=7m/s,vB′=1.5m/s,碰撞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碰撞过程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碰撞过程机械能不增加,碰撞后后面的球速度不能大于前面球的速度,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碰撞后的机械能即可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如图所示,轻绳相连的两个相同小木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小木块质量为m,木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则(  )
A.a与圆盘间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
B.当ω>$\sqrt{\frac{μg}{2l}}$时,绳上出现张力
C.当a、b与圆盘间静摩擦力都达到最大值时,绳上张力为3μmg
D.转速太大时,b将远离圆心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一通信卫星“静止”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它的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求:
(1)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
(2)通信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的小球.将小球拉至细绳处于水平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在小球沿圆弧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不计阻力,则(  )
A.小球经过B点时,小球的动能为mgL
B.小球经过B点时,绳子的拉力为3mg
C.小球下摆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
D.小球下摆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次声波比人耳能听见的声波更容易发生衍射
B.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长、颜色不变
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能产生电磁波
D.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在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左侧滑块质量m1=170g,右侧滑块质量m2=110g,挡光片宽度为3.00cm,两滑块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片,并用细线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开始时两滑块静止,烧断细线后,在弹簧片的作用下两滑块分别向左、右方向运动.两滑块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0.30s、△t2=0.20s.则两滑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0.1m/s,v2′=0.15m/s.烧断细线前m1v1+m2v2=0kg•m/s,烧断细线后m1v1′+m2v2′=5×10-4kg•m/s(取m1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可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的动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是某次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过程中,现将飞船发射到圆形轨道Ⅰ上,然后在P点变轨到椭圆轨道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Q点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飞船在轨道Ⅱ上从P点到Q点和从Q点到P点的过程中,宇航员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飞船从地球向上加速发射和减速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宇航员都处于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穿在一根光滑固定杆上的两个小球A、B连接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杆与水平面成θ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也为θ,OB绳沿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B受到3个力作用
B.绳子对球A的拉力大于对球B的拉力
C.球A、B的质量之比为1:tanθ
D.若将球B沿杆向上移动少许,则系统在新的位置仍能保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阅读下列信息,并结合该信息解题:
(1)开普勒从1609年~1619年发表了著名的开普勒行第三定律,其中第一定律为:所有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在这个椭圆的一焦点上.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实践证明,开普勒三定律也适用于其他中心天体的卫星运动.
(2)从地球表面向火星发射火星探测器,设地球和火星都在同一平面上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火星轨道半径rm为地球轨道半径的r0的1500倍,简单而又比较节省能量的发射过程可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在地球表面用火箭对探测器进行加速,使之获得足够动能,从而脱离地球引力作用成为一个沿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
第二步是在适当的时刻点燃探测器连在一起的火箭发动机,在短时间内对探测器沿原方向加速,使其速度数值增加到适当值,从而使探测器沿着一个与地球及火星轨道分别在长轴两端相切的半个椭圆轨道正好射到火星上(如图1),当探测器脱离地区并沿地球公转轨道稳定运行后,在某年3月1日零时测得探测器与火星之间的角距离为60°(如图2),问应在何年何月何日点燃探测器上的火箭发动机方能使探测器恰好落在火星表面?(时间计算仅需精确到日,已知地球半径为:R0=6.4×106m.$\sqrt{(1.5)^{3}}$=1.840,$\sqrt{(1.25)^{3}}$=1.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