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个2s内和第5个2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3B.1:4C.3:5D.5:9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第三个2s内和第5个2s内的位移,从而得出位移之比.

解答 解:设相等的时间间隔为T,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第3个2s内的位移${x}_{3}=\frac{1}{2}a(3T)^{2}-\frac{1}{2}a(2T)^{2}=\frac{5}{2}a{T}^{2}$,
第5个2s内的位移${x}_{5}=\frac{1}{2}a(5T)^{2}-\frac{1}{2}a(4T)^{2}=\frac{9}{2}a{T}^{2}$,
则x3:x5=5:9.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两光滑金属导轨放在水平绝缘桌面上,半径为R的$\frac{1}{4}$圆弧部分处在竖直平面内,水平直导轨部分处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末端与桌面边缘平齐.两金属棒ab、cd垂直于两导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棒ab质量为2m,棒cd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开始棒cd静止在水平直导轨上,棒ab从圆弧顶端无初速度释放,进入水平直导轨后与棒cd始终没有接触并一直向右运动,最后两棒都离开导轨落到地面上.棒ab与棒cd落地点到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3.求:

①棒ab和棒cd离开导轨时的速度大小;
②两棒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所示,a、b两轮靠皮带传动,A、B分别为a、b两轮边缘上的点,A与C同在a轮上,在传动时,皮带不打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转动的周期相同B.A、C两点的角速度相等
C.A、B点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以上判断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时,测得的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8.561mm.另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2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10.45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2012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肯尼亚黑马卡麦斯•皮特以2小时07分37秒获得冠军,这里2小时07分37秒表示时刻
C.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为速率
D.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摩托车在一段直道和一段弯道构成的跑道作性能测试,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偏出车道,有关数据见下面表格:
启动加速度a14m/s2
刹车加速度a28m/s2
直道最大速度v140m/s
弯道最大速度v220m/s
(1)若摩托车若在直道部分先由静止匀加速到最大速度,然后再减速到零,需要多少时间?
(2)若直道长度为218m,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弯道,求在直道所用最短时间.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匀加速到最大速度,然后再匀减速到20m/s,t1=$\frac{{v}_{1}}{{a}_{1}}$=…,t2=$\frac{{v}_{1}-{v}_{2}}{{a}_{2}}$…,t=t1+t2=…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根据测出的数据作出的电池A和电池B 的U-I图线如图所示.从中可以求出电池A的内阻rA与电池B 的电动势EB分别为(  )
A.1.25Ω.1.5VB.1.25Ω   1.0VC.2.5Ω   1.5VD.2.5Ω   1.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小,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有BFI.
A、带夹子的铁架台,B、带小孔的实心木球,C、带小孔的实心铁球,D、秒表,E、长约1m的细线,F、长约10m的细线,G、带毫米刻度的米尺,H、游标卡尺,I、天平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图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装置拍摄所得的效果图,甲图为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的情形,乙图为摆球振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情形,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不妥之处:(写出一个即正确)细线不能绕在铁杆上,摆角太大.
(3)在测量摆长时,小明同学先把细线放在水平桌面上呈自然伸长状态,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细线从结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为L,然后把细线结点挂到铁架台上,再去测量其他的物理量,由此得出的重力加速度g比实际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某同学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同时数“1”,当摆球第二次通过最低点时数“2”,依此法往下数,当他数到“59”时,按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则该单摆的周期为A
(A)$\frac{t}{29}$    (B)$\frac{t}{29.5}$     (C)$\frac{t}{30}$    (D)$\frac{t}{59}$
(5)在该实验中,如果摆球质量分布不均匀,某同学于是设计了下面一种计算方法:第一次测量悬线长为L1,测得周期为T1;第二次测量悬线长为L2,测得周期为T2,由此可推算出重力加速度g=$\frac{4{π}^{2}({L}_{1}-{L}_{2})}{{{T}_{1}}^{2}-{{T}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