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a=30°、∠c=90°,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b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2-$\sqrt{3}$)V、(2+$\sqrt{3}$)V和2V.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分别为(  )
A.(2-$\sqrt{3}$)V、(2+$\sqrt{3}$)VB.0 V、4 VC.(2-$\sqrt{3}$)V、(2+$\frac{4\sqrt{3}}{3}$)VD.0 V、$\sqrt{3}$V

分析 作出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O在ab的中点,该点电势为2V,OC为等势线,作出OC的垂线MN为电场线,根据U=Ed,顺着电场线MN,找出离O点最远的点,电势最低;逆着电场线,离O点最远点电势最高

解答 解:如图所示,取ab的中点O,即为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且该点电势为2V,故Oc为等势线,其垂线MN为电场线,方向为M→N方向. 外接圆上电势最低点为N点,最高点为M点.
设外接半径为R,则UOP=UOa=$\sqrt{3}$V,
   UON=ER,UOP=ERcos30°,
   则  UON:UOP=2:$\sqrt{3}$,
  故UON=2V,N点电势为零,为最低电势点,
  同理M点电势为4V,为最高电势点.
故选:B

点评 找等势点,作等势线,进一步作出电场线,并结合几何知识是求电势问题常用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两块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B均配有绝缘支架,现提供一个带正电的小球C,请完成下列实验:
(1)要使两块金属导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则应如何操作,哪一块带正电?
(2)要使两块金属导题都带上正电荷,则应如何操作?
(3)要使两块金属导题都带上负电荷,则应如何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1所示,一质量m=2.0kg的小物块以某一速度滑上正在运行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上,地面观察者记录了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取向右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m/s2).求

(1)指出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及方向(不需说明理由);
(2)计算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计算0~2s内物块与传送带相对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在水平面上竖直放置一轻质弹簧,有一物体在它的正上方自由落下,在物体压缩弹簧到速度减为零时(  )
A.物体的重力势能最小B.物体的动能最小
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D.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
B.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
D.当物块的速度最大时,它所受的合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放在AB和BC之间,两板的公共端B是固定在一起的,且AB保持水平,∠ABC>90°.当系统共同水平向右运动时,不计摩擦,则(  )
A.球对AB板的压力可能大于mgB.球对AB板的压力可能小于或等于mg
C.对BC板的压力可能为零D.球对BC板的压力可能大于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苹果自由落向地面时加速度大小为g,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
A.$\frac{g}{4}$B.$\frac{g}{2}$C.g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天平直接测量
C.物体重力的大小一定等于它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
D.重力的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之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研究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5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68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6m/s2,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填“相同”“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