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否将物体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无绝对关系,大如宇宙中的天体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看成质点
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大
C.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推不动的物体惯性大
D.只要重物向上运动时,就会出现超重现象;反之则出现失重现象

分析 物体能否看做质点,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影响了所研究的问题;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变化率有关;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超重和失重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有关

解答 解:A、能否将物体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无绝对关系,大如宇宙中的天体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
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故B错误;
C、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
D、超重与失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质点,超重与失重及加速度大小的判定,关键是理解其内在的含义,不能只看表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汽车行业发展很快,节能、环保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某汽车研发机构在汽车的车轮上安装了小型发电机,将减速时的部分动能转化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某次测试中,汽车以额定功率沿直线行驶一段距离后关闭发动机,测出了汽车动能Ek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①是关闭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②是开启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000kg,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地面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由图象所给的信息求:
(1)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地面的阻力为多大?
(2)汽车开启储能装置后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为多大?
(3)图象中减速前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如图1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

(1)相邻的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求出各计数点B、C、D、E、F对应的速度为vB=16.50cm/s,vC=21.40cm/s,vD=26.30cm/s,vE=31.35cm/s,vF=36.30cm/s
(2)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求得加速度a=0.495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在M点无初速释放一带有恒定电量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运动到N点静止,则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  )
A.小物块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
B.小物块具有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
D.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显像管中的电子束在从阴极射到阳极的过程中,经过2×10-5s速度由0增加到100m/s,其加速度大小为5×10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D.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rac{F}{q}$,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为E=$\frac{kQ}{{r}^{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frac{F}{q}$中的场强E是电荷q产生的B.E=$\frac{U}{d}$中的d表示两点间的距离
C.E=$\frac{kQ}{{r}^{2}}$中的场强E是电荷Q产生的D.E=$\frac{F}{q}$和E=$\frac{kQ}{{r}^{2}}$都只对点电荷适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人用力踢质量为0.4kg的皮球,使静止的皮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出,在水平地面上运动了20m停下.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皮球施加的平均作用力是200N,则人对皮球所做的功为(  )
A.2JB.20JC.40JD.40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后听到石块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  )
A.25mB.50mC.110mD.15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