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关于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计算动能和势能,要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要从迹点间距大于4mm开始选取记数点
C.为了保证初速为零,要选取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
D.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要从迹点间距大于4mm某点开始测量h

分析 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注意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

解答 解:A、验证机械能守恒,即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质量可以约去,不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故A错误.
B、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计数点的选取应离起始点较远一些,故B、D错误.
C、根据x=$\frac{1}{2}g{t}^{2}=\frac{1}{2}×10×0.0{2}^{2}$m=2mm知,为了保证初速为零,要选取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知道当物体的运动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时,实验的误差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用刻度尺测量重物下落的距离,用秒表测量下落的时间
B.通过测量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C.重物在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是实验误差来源之一
D.需要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
(2)根据纸带计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用刻度尺量出下落的距离h,以$\frac{{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做出的图象应该是图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如图所示,在真空中边长为10cm的等边三角形的两个顶点A、B上各放一个点电荷,其中Q1=1×10-8C,Q2=-1×10-8C,现在三角形的另一顶点C处放一个带电荷量q=1×10-8C的正点电荷,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该正点电荷q所受到的电场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万有引力的发现与证实,让人类确立了全新的宇宙观.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太阳与地球的质量比、月球的公转周期,则再知道下列物理量就能估算地球公转半径的是(  )
A.月球半径及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B.地球半径及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C.地球附近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及万有引力常量G
D.仅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及月球的公转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km/s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km/s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km/s
D.赛车经过路标C时瞬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如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盘和重物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盘和重物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B(填写所选选项的序号).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盘和重物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盘和重物,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盘和重物,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图乙中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x6.已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是$\frac{({x}_{6}-{x}_{3})+({x}_{5}-{x}_{2})+({x}_{4}-{x}_{1})}{9{T}^{2}}$.
(3)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C(填选项字母).
A.M=2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4)该实验小组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盘和重物的总重力为F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丙图中图线1所示,发现图象不过原点,怀疑在测量力时不准确,他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装,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直接测量细线拉小车的力F′,作a-F′图如丙图中图线2所示,则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对于图象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钩码的质量未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frac{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frac{1}{a}$-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frac{1}{a}$与m应成线性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②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和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frac{{S}_{3}-{S}_{1}}{50△{t}^{2}}$.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乙可读出s1=24.2mm,s3=47.0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1.14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如图所示,小车、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置于高度可调节的长木板上.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附纸带,复写纸)、小车(其上可放置砝码)、细线、钩码(质量已知)、附滑轮的长木板、导线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①③⑤.(填写序号)
①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②电压可调节的直流电源                       ③刻度尺               ④秒表           ⑤天平
实验通过改变钩码个数,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在小车上添加钩码的个数,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若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一端调节过高,使得偏角偏大,则所得到的a-F关系图象为图2中的C.(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与小车的拉力)

(3)实验中得到如图3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1个计数点,其下表面A,第6个计数点下标明B,第11个计数点下标明C,第16个计数点下标明D,第21个计数点下表面E.若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11.15cm,DE长为13.73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58m/s2,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986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