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经过ab路径中点的速度是4v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前 $\frac{t}{2}$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 $\frac{t}{2}$ 时间通过的位移大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frac{6v}{t}$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联立方程组求出经过ab中点位置的速度,根据平均速度推论求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解答 解:A、设物体经过ab中点位置的速度为${v}_{\frac{s}{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_{\frac{s}{2}}}^{2}-{v}^{2}=2a\frac{s}{2}$,$(7v)^{2}-{{v}_{\frac{s}{2}}}^{2}=2a\frac{s}{2}$,解得${v}_{\frac{s}{2}}=\sqrt{\frac{{v}^{2}+(7v)^{2}}{2}}=5v$,故A错误.
B、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经过a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_{\frac{t}{2}}=\frac{v+7v}{2}=4v$,故B正确.
C、前$\frac{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overline{{v}_{1}}=\frac{v+4v}{2}=\frac{5v}{2}$,后$\frac{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overline{{v}_{2}}=\frac{4v+7v}{2}=\frac{11v}{2}$,则$△x=\overline{{v}_{2}}•\frac{t}{2}-\overline{{v}_{1}}•\frac{t}{2}=\frac{3vt}{2}$,即前 $\frac{t}{2}$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 $\frac{t}{2}$ 时间通过的位移小$\frac{3vt}{2}$,故C错误.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frac{7v-v}{t}=\frac{6v}{t}$,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5°,则反射角应为35°.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彩虹”,如图乙所示,这是光的折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应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钩码重力,重复实验.最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B.4R向东,2πR?C.4πR向东,4R?D.4R向东,2πR向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3v,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7v,求:
(1)经过该段时间的中点时的速度;
(2)经过A点和B点时的速度(均为v为单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1Ω,R1=4Ω,R2=8Ω,电容器的电容C=10μF.开关S闭合后电路稳定时,求通过R1的电流I和电容器的带电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1)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加速运动.
(2)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0.365m/s.
(3)B点的瞬时速度为0.25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B.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一群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某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1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到第一个打出的点之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有两个步骤明显错误或不恰当,请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中,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
①B,应接到交流电源上②C,应先打开电源,再放开物体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如图2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相邻两点的时间为T,则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a=$\frac{{s}_{2}-{s}_{1}}{4{T}^{2}}$.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若我们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当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准确的值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重锤的质量m(写出名称和符号),试用这些物理量和(2)中已经测出的加速度a(可直接用a)表示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的大小F=m(g-a).(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