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交变电流频率为50Hz):
(1)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将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
根据图乙可知,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20m/s,小车的加速度为0.41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另一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下列实验数据(表中F表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
F/N0.1960.2940.3920.4900.588
a/(m•s-10.250.580.901.201.53
①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a-F图线;
②根据图表分析,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AB.(填字母序号)
A、没有平衡摩擦力
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小
C、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D、小车质量太大.

分析 (1)由纸带可以求出时间;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E点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运用逐差法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2)根据a与F的大小作出a-F图线,图线中外力F不为零时,加速度仍然为零,知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解答 解:(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t=0.02×5=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E=$\frac{{x}_{DF}}{2t}$=$\frac{(7.00-3.00)×1{0}^{-2}}{2×0.1}$=0.20m/s.
设两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s1、s2、s3、s4、s5、s6,由图可知:s1=0.0050m;s2=0.0100m;s3=0.0150m;s4=0.0180m;s5=0.0220m;s6=0.0260m,
根据作差法得:a=$\frac{{s}_{4}+{s}_{5}+{s}_{6}-{s}_{3}-{s}_{2}-{s}_{1}}{9{t}^{2}}$,
代入数据解得:a=0.41m/s2
(二)(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象,a-F图线如图所示.

(2)图线不经过原点,且F不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可知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斜面的倾角过小(平衡摩擦力不足).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故答案为:(1)0.20;0.41;(2)①图象如图所示;②AB.

点评 (1)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2)应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要掌握描点法作图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的电阻率总是为零
B.电阻率ρ大的导体,电阻可以很小
C.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D.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长度决定,与温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验证由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两端连接着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块,m1下端连接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O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为T,测得OC=h,BC=h1,CD=h2,m1<m2,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C时物体的速度vC=$\frac{{h}_{1}+{h}_{2}}{2T}$;
(2)从打下O点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frac{({m}_{1}+{m}_{2})({h}_{1}+{h}_{2})^{2}}{8{T}^{2}}$;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m2-m1)gh.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EK=△EP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3)m2加速下落过程中,连接两物体之间绳上的拉力FT=${m}_{2}g-\frac{{m}_{2}({h}_{2}-{h}_{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  )
A.甲车最后通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最后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最后通过下一个路标D.三车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m,又登上大约10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约为(  )
A.0JB.400JC.2000JD.24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为了完成实验,在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成一定角度拉橡皮条时,必须记录的有ACD.
A.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条的原长
C.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结点O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一个小球悬挂在滑块的固定支架上,现使滑块以初速v0沿斜面下滑.图中虚线 ①垂直于斜面,虚线 ②平行于斜面,虚线 ③是竖直方向.下滑过程中,当状态稳定(即小球和滑块保持相对静止)时下列说法中错误(  )
A.如果斜面是光滑的,悬线将与虚线③重合
B.如果斜面粗糙且μ=tanθ,悬线将与虚线③重合
C.如果斜面粗糙且μ<tanθ,悬线将位于①③之间
D.如果斜面粗糙且μ>tanθ,悬线将位于②③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固定斜面(足够长)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试求:(g=10m/s2) 

(1)物体沿斜面上行时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
(3)第1s内拉力F的冲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频率为50Hz的计时器记录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纸带如图所示,A、B、C、D、E、F、G是计数点,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其中s1=7.05cm,s2=7.68cm,s3=8.32cm,s4=8.95cm,s5=9.60cm,s6=10.25cm,试根据纸带求解以下问题:
(1)图中相邻计数点点的时间间隔T=0.1s.
(2)小车在BD段的平均速度$\overline{v}$=0.8m/s.
(3)写出计算计数点E的瞬时速度表达式(用题中的符号和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表示)为vE=$\frac{{x}_{4}+{x}_{5}}{2T}$,大小等于0.93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0.64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