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地放置在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电阻为r、质量为m的导体棒放置在导轨上,在外力F作用下从t=0时刻开始运动,其速度规律为v=vmsinωt,不计导轨电阻,电压表为理想电表,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从t=0到t=$\frac{π}{ω}$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3)从t=0到t=$\frac{π}{2ω}$时间内外力F所做的功.

分析 (1)根据感应电动势公式E=Bdv求得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可知棒中产生正弦式电流,根据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m,求出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再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流的有效值,由欧姆定律求出R电压的有效值,即为电压表的示数.
(2)由焦耳定律求电阻R产生的热量.
(3)根据动能定理研究从t=0到t=$\frac{π}{2ω}$时间内外力F所做的功.其中克服安培力做功大小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热量.

解答 解:(1)从t=0开始运动,棒ab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Lv=BLvmsinωt,是正弦式交变电流
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Em=BLvm
其有效值为:E=$\frac{\sqrt{2}}{2}$Em
感应电流的有效值:I=$\frac{E}{R+r}$
电压表的示数等于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U=IR=$\frac{\sqrt{2}BLR{v}_{m}}{R+r}$
(2)从t=0到t=$\frac{π}{ω}$时间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Q=I2Rt
解得:Q=$\frac{π{B}^{2}{L}^{2}{v}_{m}^{2}R}{ω(R+r)^{2}}$;
(3)从t=0到t=$\frac{π}{2ω}$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得:W=$\frac{1}{2}$mvm2+I2(R+r)t
联立得:外力F所做的功 W=$\frac{1}{2}$mvm2+$\frac{π{B}^{2}{L}^{2}{v}_{m}^{2}}{4ω(R+r)}$;
答:
(1)电压表的示数为 $\frac{\sqrt{2}BLR{v}_{m}}{R+r}$.
(2)从t=0到t=$\frac{π}{ω}$时间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frac{π{B}^{2}{L}^{2}{v}_{m}^{2}R}{ω(R+r)^{2}}$;
(3)从t=0到t=$\frac{π}{2ω}$时间内,外力F所做的功为$\frac{1}{2}$mvm2+$\frac{π{B}^{2}{L}^{2}{v}_{m}^{2}}{4ω(R+r)}$.

点评 本题是产生正弦式电流的一种方式,要能够把电磁感应和动能定理结合解决问题.知道正弦交变电流产生热量的求解方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变化率$\frac{△a}{△t}$”很有必要,它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很舒服,否则人感到极不舒服.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取t=0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速度变化率以及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是m/s2
B.加速度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在2s内汽车的速度可能一直在减小
D.若汽车在t=0时刻的速度为3m/s,则2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0Ω,外接一只电阻为95.0Ω的灯泡,如图乙所示,则(  )
A.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220V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100次
C.交流电压表的指针会左右偏转
D.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24.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B.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弱
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D.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氢原子各个能级的能量值如图所示,为使一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核外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为13.6ev;大量处于量子数n=4的能级氢原子跃迁到n=2的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谱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弹性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又经过相同的时间落于地面上C点,已知地面上D点位于B点正下方,B、D间的距离为h,则(  )
A.A、B两点间的距离为$\frac{h}{2}$B.A、B两点间的距离为$\frac{h}{3}$
C.C、D两点间的距离为2hD.C、D两点间的距离为$\frac{2\sqrt{3}}{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的水平轴O,两端分别连接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物块B(A、B均视为质点),轻绳处于绷紧状态,由图示位置释放后,当小球A转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轻绳的中点正好在水平轴O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B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B.小球A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小球A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的速度等于$\sqrt{gL}$
D.小球A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的过程中,小球A与物块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水平轨道AB与竖直固定圆轨道相切于B点,C为圆轨道最高点,圆轨道半径R=5m.一质量m=60kg的志愿者,驾驶质量M=940kg、额定功率P=40kw的汽车体验通过圆轨道时所受底座的作用力,汽车从A点由静止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志愿者调节汽车牵引力,使汽车匀速率通过圆轨道又回到B点,志愿者在C点时所受底座的支持力等于志愿者的重力,已知汽车在水平轨道及圆轨道上的阻力均为汽车对轨道压力的0.1倍,取g=10m/s2,计算中将汽车视为质点.
求:
(1)汽车在C点的速率;
(2)汽车在C点的牵引功率;
(3)AB间的距离及汽车从A点经圆轨道又回到B点的过程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要测绘标有“3.8V,1.14W”的小灯泡的灯丝电流I随其两端电压U变化的图象.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1(量程200mA,内阻约2Ω);A2(量程0.4A,内阻约0.3Ω);
电压表:V1(量程4V,内阻约5kΩ);V2(量程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R2(阻值范围0~2kΩ);
电源:E1(电动势为2V,内阻约为0.2Ω);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Ω).
①为了操作方便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A2,电压表V1,滑动变阻器R1,电源E2(填器材的符号).
②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C.

③图2是研究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①问中所选的电路图,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成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

④该同学闭合电键后通过改变滑片的位置描绘出了小灯泡的I-U图线,如图3所示.已知经过图线的B点做出切线恰经过坐标为(0,0.15)的点,试根据学过的电学知识结合图线,求出小灯泡在工作点B时的电阻值为10Ω,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625W.
⑤无论是利用图1中的A还是B测量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都存在系统误差.关于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电流表分压导致测量的电阻偏     B.电流表分压导致测量的电阻偏小
C.电压表分流导致测量的电阻偏     D.电压表分流导致测量的电阻偏小
⑥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源的路端电压U及干电池的总功率会发生变化,图4中的各示意图中正确反映电池的总功率P-U关系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