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在一水平长木板上放一木块P,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0.75,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直至 θ 60°,则木块受到木板的支持力、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答案】C

【解析】

当物块将要滑动时满足:

解得

则:

θ=37°

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直至 θ 60°时,支持力N=mgcosθ,随着θ变大,N减小;当θ角在0~37°范围时,物块相对木板静止,摩擦力是静摩擦力,,随θ增加,摩擦力f增加;当θ角在37°~60°范围时,物块相对木板滑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随θ增加,摩擦力f减小。

A.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平行且电阻不计的足够长金属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宽度为L。在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轨道上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在下滑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与轨道垂直,且与轨道接触良好。当金属棒下滑到某位置时,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金属棒下滑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a

(2)金属棒的速度的最大值v

(3)金属棒的速度刚达到最大时,距离释放点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0.30Ω),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为0.70Ω),滑动变阻器R10Ω2A),电键一个及导线若干。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某组同学用右图所示电路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得该电源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组同学测得电源电动势_____,内阻_____(“>”“=”“<”)

3)某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B.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C.实验测出的内阻等于真实值

D.实验测出的电动势小于真实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用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逸出功为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B.用能量为的自由电子轰击氢原子,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C.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能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

D.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而发生电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1030日在新疆喀什发生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2千米。如果该地震中的简谐横波在地壳中匀速传播的速度大小为4 km/s,已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刚好传到x120 m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迁移到地面需要经过3 s时间

B.从波传到x120 m处开始计时,经过t0.06 s位于x360 m的质点加速度最小

C.波动图象上M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动能在变大

D.此刻波动图象上除M点外与M点位移大小相同的质点有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了大量液体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

B. 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其它微粒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

D. 悬浮微粒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A. 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动能定理”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探究对象是铝块(质量小于砂桶),保持其质量m不变,通过在砂桶中加砂来改变对铝块的拉力,由力传感器可测得拉力的大小F。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电源频率为f

1)若把力传感器装在右侧轻绳上则实验的误差会更________(填“大”或“小”)。

2)实验时,让砂桶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其中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取纸带上0~5过程进行研究,铝块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__,外力做的功W=________

3)为了更普遍地反应铝块运动过程中功与动能增加量的关系,某同学选取0点到不同计数点过程,作出ΔEkW图象如图丙所示,他根据_____________,才得到结论: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