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一质点由A点由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抵达B点时恰好静止,如果AB的总长度为s,试求质点走完AB全程所用的时间t?

分析 根据题目已知,画出运动过程简图,可知质点的运动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两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以及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从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

解答 解:设质点的最大速度为vm,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2,走完AB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t1+t2
       则前、后两段运动过程及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均为$\frac{{v}_{m}}{2}$,
       全过程:$s=\frac{{v}_{m}}{2}t$                                      ①
       匀加速过程:vm=a1t1                              ②
       匀减速过程:vm=a2t2                             ③
       由②③式得:${t}_{1}=\frac{{v}_{m}}{{a}_{1}}$,${t}_{2}=\frac{{v}_{m}}{{a}_{2}}$     代入①得:
       $s=\frac{{v}_{m}}{2}(\frac{{v}_{m}}{{a}_{1}}+\frac{{v}_{m}}{{a}_{2}})$                                    ④
      ${v}_{m}=\frac{{a}_{1}{a}_{2}}{{a}_{1}+{a}_{2}}t$                                           ⑤
     解得:$t=\sqrt{\frac{2s({a}_{1}+{a}_{2})}{{a}_{1}{a}_{2}}}$.
答:质点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sqrt{\frac{2s({a}_{1}+{a}_{2})}{{a}_{1}{a}_{2}}}$.

点评 本题属于直线运动部分的常规题目,有多种解法,可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立方程解决;可以通过作出运动的v-t图象,利用图象来解决;也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来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左端自由,现在绳上每隔0.50m标记一个点,分别记为A、B、C、D…,当用某一机械装置拉着绳子的左端点A使其上下做简谐运动时,绳上便形成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若A点从平衡位置开始起振,且经0.1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此时C点恰好开始向下振动.
(i)求波的传播速度;
(ii)在图中画出从A开始振动,经0.50秒时的波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功能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快,功率越大,能量转化越快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C.重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D.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机械能不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用公式$\frac{1}{2}$mv2=mgh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纸带是打第一个点的瞬间开始自由下落的,为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第1、2两点间距应接近2mm.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为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五个点,O为起始点,A为第10个点,各点至O点的距离如图(单位:mm).重锤的质量为1kg,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打B点时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为2.31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2.32J
由此得出结论,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守恒、不守恒).
( 其中计时器打点周期是0.02s,g=9.8m/s2

(3)即使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求得的△EP也一定略大于△Ek(填大于或小于),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重锤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如图所示为一气垫导轨,导轨上安装有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出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2.25mm.
(2)实验时,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1.00×10-2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B时的瞬时速度为0.225m/s.
(3)若某同学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①要求出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
(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②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A.(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如图,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右端与电阻R连接,金属棒ab垂直置于导轨上,导轨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棒获得初速度v后开始向右运动.
(1)指出ab棒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ab棒运动过程中,速度如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在电子仪器中.常用两个阻值不同的电位器(可变电阻)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一个做粗调(电流改变量大)一个做细调(电流改变量小)现连成如图所示两种方式已知R1>R2,则(  )
A.串联时,R1做粗调B.串联时,R1做细调C.并联时,R1做粗调D.并联时,R1做细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vBvCvDvEvF
数值(m/s)0.6400.721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所示,可沿气缸壁自由活动的活塞将密封的圆筒形气缸分隔成A、B两部分.活塞与气缸顶部有一弹簧相连.当活塞位于气缸底部时弹簧恰好无形变.开始时B内充有一定量的气体,A内是真空.B部分高度为L1=0.2m.此时活塞受到的弹簧作用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现将整个装置倒置,达到新的平衡后B部分的高度L2等于多少?设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