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除了图中所示器材外,还应选用的器材是ADFG(填代号).
A.220V交流电源               B.6V交流电源、导线            C.四节干电池、导线
D.天平(带砝码)             E.秒表            F.纸带、刻度尺        G.带细线的小盘和重物

(2)为了消除小车与导轨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D;
A.将带滑轮的导轨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带滑轮的导轨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导轨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导轨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3)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O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0、1、2、3、4.表1记录的是该小组测出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数值,其中计数点2未测定,请你根据图乙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表1中;

计数点  01234
刻度数值/cm03.2412.9419.42
(4)根据表1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1.09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5)另有一实验小组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该方案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frac{{a}_{1}}{{a}_{2}}$=$\frac{{x}_{1}}{{x}_{2}}$.这种替代能够成立的条件是BC.

A.两小车质量必须相等
B.两小车的运动时间必须相等
C.两小车都必须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两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必须相等.

分析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其中加速度、质量、合力三力的测量很重要.
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原理,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frac{1}{2}a{t}_{\;}^{2}$得出的,则要求初速度为零、运动时间要相等.

解答 解:(1)ABC、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故A正确,BC错误;
D、需要用天平测量小盘和重物的质量,故D正确;
E、本实验不需要秒表计时,打点计时器就是计时工具,故E错误;
F、需要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大小,打点计时器需要纸带,故F正确;
G、本实验要用小盘和重物来提供拉力,故G正确;
故选:ADFG
(2)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重物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计数点2对应的刻度为7.54cm
(4)根据$△x=a{T}_{\;}^{2}$,运用逐差法得:
$a=\frac{19.42-7.54-7.54}{4×0.{1}_{\;}^{2}}×1{0}_{\;}^{-2}=1.09m/{s}_{\;}^{2}$
(5)当两小车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x=\frac{1}{2}a{t}_{\;}^{2}$
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frac{2x}{{t}_{\;}^{2}}$,
所以$\frac{{a}_{1}^{\;}}{{a}_{2}^{\;}}=\frac{2{x}_{1}^{\;}}{{t}_{1}^{2}}×\frac{{t}_{2}^{2}}{2{x}_{2}^{\;}}$
根据题意要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满足$\frac{{a}_{1}^{\;}}{{a}_{2}^{\;}}=\frac{{x}_{1}^{\;}}{{x}_{2}^{\;}}$,则要${t}_{1}^{\;}={t}_{2}^{\;}$,此实验不需要两车质量相等,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可以不等于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ADFG     (2)D           (3)7.54cm             (4)1.09           (5)BC

点评 实验问题要结合物理规律去解决,本题考查的是力学问题,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斜角偏大,会导致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增大,摩擦力减小等现象,这些我们都要从学过的力学知识中解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将装有传感器的小车放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缓慢向小桶中加入细砂,直到小车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传感器的最大示数F0,再将小车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小桶中加入细砂,记下传感器的示数F1.释放小车,记录小车运动时传感器的示数F2

(1)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释放小车,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小车的加速度a=0.16m/s2
(2)同一次实验中,F1>F2(选填“<”、“=”或“>”)
(3)改变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复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F的关系如图丙.不计纸带与计时器间的摩擦.图象中F是实验中测得的C.
A、F1 B、F2 C、F1-F0 D、F2-F0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应远大于小桶和砂的总质量
B.实验中需要将长木板右端垫高
C.实验中需要测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D.用加砂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可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M、N、P是电场中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和N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B.同一电荷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其在M点所受的电场力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
D.负电荷由M点移动到P点,静电力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图中三实线a、b、c表示三个等势面.一个带电粒子射入电场后只在静电力作用下沿虚线所示途径由M点运动到N点,由图可以看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φb>φc
B.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φb<φc
C.带电粒子在N点的动能较小,电势能较大
D.带电粒子在N点的动能较大,电势能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由单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判断出该带电粒子(  )
A.电性与场源电荷的电性相同B.在a、b两点所受电场力大小Fa<Fb
C.在a、b两点的速度大小va>vbD.在a、b两点的动能Ea<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是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分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电荷q在A点处受到的静电力比在B点处受到的静电力大
B.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C.点电荷q在A点处的瞬时加速度比在B点处的瞬时加速度小(不计重力)
D.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静电力的方向沿B点切线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如图1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摩擦.

(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操作中必须满足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与长木板平行;要使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操作中必须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实验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下列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C.
(2)如图3抬高长木板的左端,使小车从靠近光电门乙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和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0,改变木板倾角,测得多组数据,得到的F-$\frac{1}{t^2}$的图线如图4所示.

实验中测得两光电门的距离L=0.80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1=0.34k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则图线的斜率为0.54kg•m或0.54N•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不能忽略,测得的图线斜率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1=2kg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木板在F=7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4s时在木板的右端轻放一个质量为m2=1kg的木块B,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且木块可以看成质点.若要使木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来,求:
(1)木块B放入前木板A的加速度;
(2)木块B放入后,经过1秒木板A的速度;
(3)木板的最小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5m高的跳板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板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80m到达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g取10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