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变速自行车靠变换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如图所示是某一变速自行车齿轮转动结构示意图,图中A轮有48齿,B轮有42齿,C轮有18齿,D轮有12齿,则(  )
A.该自行车可变换两种不同挡位
B.该自行车可变换六种不同挡位
C.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1:4
D.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4:1

分析 A轮分别与C、D连接,B轮分别与C、D连接,共有4种不同的挡位;抓住线速度大小相等,结合齿轮的齿数之比可以得出轨道半径之比,从而求出角速度之比.

解答 解:AB、A轮通过链条分别与C、D连接,自行车可有两种速度,B轮分别与C、D连接,又可有两种速度,所以该车可变换4种挡位.故AB错误.
C、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前齿轮的齿数与转动圈数的乘积等于后齿轮齿数与转动圈数的乘积,当A与D组合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得:${N}_{A}•\frac{{ω}_{A}}{2π}={N}_{D}\frac{{ω}_{D}}{2π}$,
解得:ωA:ωD=ND:NA=12:48=1:4,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靠传送带传动,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知道线速度、角速度的大小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速度/m•s-10.1220.1640.2050.2500.289
对应点BCDEF
(1)计算vF的公式为vF=$\frac{{d}_{6}-{d}_{4}}{10T}$;    
(2)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0.4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的位移是2m,那么质点在第10s内的位移为多少?质点通过第三个2米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sqrt{2}$:$\sqrt{3}$:2
B.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B:tC:tD:tE=1:$\sqrt{2}$:$\sqrt{3}$:2
C.物体从A 运动到E全过程的平均速度$\overline{v}$=vB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运用了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D.在推导匀变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面积很大的水池,水深为H水面浮着一正方体木块,木块边长为a,密度为水的$\frac{1}{2}$,质量为m,开始时,木块静止,现用力F将木块缓慢往下压,求从开始到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如图甲为利用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请结合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填空.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安装实验装置,并调节定滑轮的高度.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如图乙所示,L为1.550cm.用米尺测量光电门1、2的距离为s.
(2)滑块通过细线连接轻质托盘(内放砝码),改变内放砝码的质量,给滑块一个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左端向右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等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测出这时砝码和轻质托盘的总质量m0
(3)实验时,再用天平称量质量为m1的钩码放入托盘内开始实验,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t1、t2,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外力对滑块和挡光条做的总功W=m1gs(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和挡光条动能的增量△EK=$\frac{1}{2}$M($\frac{L}{{t}_{2}}$)2-$\frac{1}{2}$M($\frac{L}{{t}_{1}}$)2,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者相等,即可认为验证了动能定理.
(4)实验时为减少误差,使用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m与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的数值关系应该满足m远小于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表面光滑、与水平成60°角的绝缘直杆AC,其下端C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一质量为0.5kg的带电小环套在直杆上,以某一速度沿杆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环带正电
B.小环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10N
C.小环离开直杆后做类平抛运动
D.小环在地面上的落点不可能在C点正下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安装好实验装置,不挂钩码时和挂若干钩码时,固定在弹簧挂钩处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刻度是1毫米)上位置分别为如图甲、乙所示.图甲是不挂钩码时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2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6.94cm.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以x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在图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能正确反映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伸长量x/cm2.004.006.008.0010.00
弹力F/N1.502.934.555.987.50
(3)由图线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0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