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高度释放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调节斜槽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轨迹已擦去).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L=2.5cm.g取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2)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是 s

(3)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a、、c、四颗地球卫星,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是近地轨道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B.在相同时间内b转过的弧长最长

C.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6

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同一高度分别以初速度v和2v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则两物体的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之比为( )

A.1∶1 B.1∶ C.1∶2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B.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D.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是标量( )

A.加速度 B.力 C.质量 D.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d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15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

A.能垂直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 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00 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就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重锤的动能为Ek= ,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和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Eh= .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略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主要原因是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则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ab过程到达状态b或者经过ac过程到达状态C.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温度分别为Tb和T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 )

A.Tb>Tc,Qab>Qac

B.Tb>Tc,Qab<Qac

C.Tb=Tc,Qab>Qac

D.Tb=Tc,Qab<Q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