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一列平面波朝着两种介质的界面传播,A1A2是它在介质I中的一个波面,C1和C2位于两种介质的界面上,B1B2是这列平面波进入介质II后的一个波面;A1C1和A2C2是它的两条波线,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波在I、Ⅱ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和v2
(1)试根据惠更斯原理证明:$\frac{{sin{θ_1}}}{{sin{θ_2}}}=\frac{v_1}{v_2}$;
(2)若已知θ1=53°(sin 53°=0.8),A1A2的长度为0.6m,介质I和介质II中的波速之比为v1:v2=4:3,则:A1C1B1与A2C2B2的长度相差多少?

分析 (1)根据惠更斯原理画出波面C1D1与C2D2,根据几何关系得到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结合光传播距离公式s=vt求解.
(2)根据光线在两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通过几何关系求出A1C1B1和A2C2B2的长度相差的距离

解答 解:(1)证明:如图,根据惠更斯原理画出波面C1D1与C2D2
在RT△C1D1C2和RT△C2D2C1中:∠C2C1D11,∠C1C2D22,有:
 $sin{θ_1}=\frac{{{D_1}{C_2}}}{{{C_1}{C_2}}}$,$sin{θ_2}=\frac{{{C_1}{D_2}}}{{{C_1}{C_2}}}$
又因为 D1C2=v1t,C1D2=v2t
所以联立各式得:$\frac{{sin{θ_1}}}{{sin{θ_2}}}=\frac{v_1}{v_2}$ 得证
(2)根据$\frac{{sin{θ_1}}}{{sin{θ_2}}}=\frac{v_1}{v_2}$,v1:v2=4:3和θ1=53°得:θ2=37°
所以C1C2=1.0m,D1C2=0.8m,C1D2=0.6m
所以A1C1B1与A2C2B2的长度相差:△r=D1C2-C1D2=0.2m
答:(1)证明见上.
(2)A1C1B1与A2C2B2的长度相差0.2m.

点评 本题对数学几何能力要求较高,关键要理解并掌握惠更斯原理,画出波面,运用数学知识求解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2m/s2,求:
(1)该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
(2)该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
(3)该物体在第4s内通过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图中的四种情况中,对各粒子受洛伦兹力方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垂直于v向上
B.
垂直纸面向里
C.
垂直纸面向外
D.
垂直纸面向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受安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安培力的大小只和磁场的强弱、电流大小有关
B.安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同时又与电流方向垂直
C.若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为零,则导线所在处磁感应强度为零
D.若某段导线在磁场中取某一方向时受到的磁场力最大,此时导线必与磁场方向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完全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1=0.30s,完全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2=0.1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3.57s,则滑块通过第一光电门时的速度为0.10m/s,滑块通过第二光电门时的速度为0.27m/s,加速度为0.047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1)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甲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遮光条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t2;用刻度尺测得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宽度d.则滑块经过光电门l时的速度表达式v1=$\frac{d}{△{t}_{1}}$;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表达式v2=$\frac{d}{△{t}_{2}}$,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a=$\frac{{(\frac{d}{△{t}_{2}})}^{2}-{(\frac{d}{△{t}_{1}})}^{2}}{2x}$.(以上表达式均用已知字母表示).如图乙所示,若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其读数为8.15mm.
(2)为了保持滑块所受的合力不变,可改变滑块质量M和气垫导轨右端高度h(见图甲).关于“改变滑块质量M和气垫导轨右端高度h”的正确操作方法是BC.
A.M增大时,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增大
B.M增大时,h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
C.M减小时,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
D.M减小时,h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木块的质量不变;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
a.经过分析,发现这些点迹存在一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BC;
A.轨道与水平方向夹角太大
B.轨道保持了水平状态,没有平衡摩擦力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造成上部点迹有向下弯曲趋势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造成上部点迹有向下弯曲趋势
b.改正实验所存在的问题后,图线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则直线的斜率物理含义是木块质量的倒数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
(3)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3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0.4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1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以下实验器材中的BDE
A.秒表   B.天平   C.弹簧测力计
D.毫米刻度尺       E.低压交流电源
(2)探究小车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他先用垫木把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挂上小桶,每次往桶中加入适量的沙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力,相应地测出小车获得的加速度.在该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从比较清晰的某点起,取五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S1=2.15cm,S2=2.90cm,S3=3.70cm,S4=4.40cm,则打“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405m/s,利用逐差法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763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甲、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为方便对比,两个同学画图时横、纵轴坐标的标度都是一样的,各自得到了a-F图象如图3所示.图象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位同学使用器材中的小车质量是不同的,且大小关系是m>m
(4)若丙同学多次测量做出a-F图象如图4所示,发现该图线不通过原点,且图线的BC段明显偏离直线,分析可能的原因BD
A.摩擦力平衡过度        B.平衡摩擦力时倾角太小
C.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D.所挂桶和沙的总质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研究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O、A、B…为所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用毫米刻度尺量出x1=1.20cm、x2=1.60cm、x3=2.00cm、x4=2.40cm、x5=2.80cm、x6=3.20cm.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打下E点时,物体的速度vE=0.30m/s,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0.4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