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在某处所受的电场力为零,该处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
B.带电粒子在某处所受的洛伦兹力为零,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运动电荷在电场强度不为零的地方一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D.运动电荷在磁感应强度不为零的地方一定受到洛伦磁力的作用

分析 由电场力公式F=qE则知,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作用,该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安培力作用,该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若导线与磁场平行时,不受安培力,但B不等于零.导体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与导体长度、电流大小及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有关.

解答 解:A、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只要电荷不受力,则说明电场强度一定为零;故A错误;
B、当电荷在磁场中静止时,它不受磁场力;不能确定磁感应强度为零;故B错误;
C、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不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故C正确;
D、如果运动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平行,则不受磁场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要抓住磁场与电场特性的区别: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不一定受安培力,导线与磁场平行时不安培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frac{2s}{{t}^{2}}$.
③用米尺A1相对于A2的高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mg$\frac{h}{s}$.
④改变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frac{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用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o
②进行(1)中的各项操作.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ho)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果知道太阳的质量为M,行星的质量为m,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为r,则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G$\frac{Mm}{{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倾斜角为a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并开始计时,t时刻重力对它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
A.mg2tB.mg2tsinaC.mg2tsin2aD.$\frac{1}{2}$mg2tsin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轨道小车做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桌上已有如下器材:?打点计时器和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袋;?一端带有滑轮的可调倾斜角度的轨道和配套的小车M=250g;?带钩码的细绳;?钩码m;天平(含砝码)
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刻度尺;钩码m应选10g(在10g和200g中选一个).
(2)经调整“平衡摩擦力”后,通过实验得到一端初速度为0的纸袋如图所示.O为远动起点(速度为0).避开点迹的密集区从P点起每隔4个真实点迹(图中未画出)取一个计数点标记为Q和R,测得SOP=36.26,SOQ=41.63cm,SOm=47.41cm.由以上数据可算出,从O到Q的过程合力对小车做的总功等于0.041 J,该段过程小车动能的增加量等于0.039J(答案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有一金属块垂直于表面C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金属块的厚度为d,高度为h,当有稳定恒电流I平行平面C的方向通过时,由于磁场力的作用,金属块的上下两表面M、N间的电压为U,则金属块中单位体积内参与导电的自由电子数目为(  )
A.$\frac{BI}{edU}$B.$\frac{BI}{ehU}$C.$\frac{edU}{IB}$D.$\frac{ehU}{I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水平绳O端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经t时间传播到P点,形成如图所示横波波形,已知O、P两点之间距离为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波长为1.5sB.波速为1.5$\frac{s}{t}$
C.P点该时刻振动方向向上D.波源O开始振动方向是向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有位同学做了一系列步骤,其中的两个步骤是这样做的: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与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与F2;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沿原来的方向(即两个弹簧同时拉时橡皮条伸长的方向)拉橡皮条,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个步骤中均有疏漏或错误,分别是:在①中还应记下F1和F2的方向;在②中应让橡皮条伸长到0点.
?在做《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与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下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动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不计粒子重力,可以判定(  )
A.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
B.粒子M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点的电势能
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D.粒子应带正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