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速度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 同步卫星的周期T=24h,根据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可知角速度的大小关系;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只受地球万有引力作用,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飞船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是否相同就是看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否一样.

解答 解:A、由椭圆轨道进入圆轨道,在P点加速,做离心运动,故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速度小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速度,故A错误;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航天员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员此时的加速度就是万有引力加速度即航天员出舱前后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正确;
C、因为飞船在圆形轨道上的周期为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根据ω=$\frac{2π}{T}$可知角速度与周期成反比,所以飞船的周期小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故C正确;
D、飞船变轨前后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均为万有引力加速度,据$a=\frac{GM}{{r}_{\;}^{2}}$可知,轨道半径一样,则加速度一样,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圆形轨道上,航天器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无论航天器是否做圆周运动,空间某点航天器无动力飞行时的加速度即为万有引力加速度,此加速度只跟物体轨道半径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开始用4s通过了12m的位移,接着用8s通过48m的位移,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2m/s2B.2m/s2C.0.5 m/s2D.5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曹冲称象”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当众人面对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在缺少有效的称量工具而束手无策的时候,曹冲称量出大象的体重,体现了他的智慧,被世人称道.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  )
A.“质点”的概念B.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瞬时速度”的概念D.用悬挂法测定薄木板的重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的左极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将平行金属板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绝缘线与左极板的夹角为θ.当滑动变阻器R在a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夹角为θ1当滑片在b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夹角为θ2,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θ1<θ2,I1<I2B.θ1>θ2,I1>I2C.θ12,I1=I2D.θ1<θ2,I1=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从离地面500米的空中一个小球自由落体运动其加速度为g取10m/s2
求  (1)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
(3)最后1s内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金属体的电阻约为几欧姆,小米同学想测量该金属体的电阻率.取粗细均匀的金属体,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体的直径d,然后分别测出不同长度L1、L2、L3、L4…的金属体的电阻R1、R2、R3、R4…,以R为纵坐标,以L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画出R-L图象;最后由R-L图象和螺旋测微器测出的直径D可求出金属体的电阻率.
(1)测金属体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1,可知金属体的直径d=6.700 mm
测金属体的长度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2,可知此次测量金属体的长度L=50.15 mm

(2)图3是测金属体电阻的电路图,请在图4中完成实物连接图;

(3)接通3V学生电源,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某次电表示数如图5所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0.50A、电压表示数U=2.60V.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x=5.2Ω,测量值Rx比真实值小(填“大”或“小”)
(4)若画出R-L图象的斜率为k,则金属体电阻率的表达式为$\frac{kπ{D}_{\;}^{2}}{4}$(用题中所给K、D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以v0=10m/s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2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6s内的位移是24mB.5s内的位移是25m
C.1s末的速度是0m/sD.3s末的速度是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置于固定斜面上的物体A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作用保持静止.若力F大小不变,将力F在竖直平面内由沿斜面向下缓慢的转到沿斜面向上(转动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在F转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与斜面间的(  )
A.弹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弹力一定增大
C.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摩擦力一定一直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在某一高度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10m/s2)(  )
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m/s,方向向上
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下
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上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