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A、B系统动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A、B的共同速度,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B的加速度,再应用速度位移公式求出S的最小距离.
(2)B与挡板碰撞后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A、B的速度.
解答 解:(1)A、B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1,
代入数据解得:v1=1.5m/s,
A、B速度相等的同时B恰好与挡板碰撞时S最小,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frac{μmg}{M}$=$\frac{2}{3}$m/s2,
S的最小距离:S=$\frac{{v}_{1}^{2}}{2a}$=$\frac{1.{5}^{2}}{2×\frac{2}{3}}$=1.6875m;
(2)B与墙壁碰撞后A、B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v1=(M+m)v2,
解得:v2=0.75m/s,方向:水平向左;
答:(1)S的最短距离为1.6875m;
(2)A、B最终速度的大小为0.75m/s,方向:水平向左.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距离、速度问题,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可以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各物体的速度方向,注意正方向的选择.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B. |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C. |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的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即产生加速度 | |
D. |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a、b的运动时间相同 | B. | a、b沿x轴方向的位移相同 | ||
C. | a、b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不同 | D. | a、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 |
B. | 物理学中,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交流电的有效值等物理量的定义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 |
C. | 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 | |
D. | 线圈的磁通量和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此船不可能渡过此河 | B. | 此船可以垂直河岸到达正对岸 | ||
C. | 此船的实际速度一定为5m/s | D. | 此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7.5 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