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这次汶川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vP=9.9 km/s;横波(S波),速度vS=4.5 km/s;面波(L波),速度vL=1.4 m/s,
(1)位于震源上方汶川附近的地震观测点N处有水平摆A与竖直摆B(如图16甲),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哪个摆?
(2)地震观测台T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如如图16乙所示,则由图可知a、b、c三种波形各对应于哪种地震波?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5.80 s,则地震观测台T距震源Z多远?
(3)若地震P波沿直线传播到地震观测台T时,地表某标志物振动方向沿图丙中ZT方向,测得某时刻标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4 mm,竖直分位移y=1.2 mm,由此估算震源深度.
【解析】:(1)最先振动的是B摆,纵波速度最快,纵波使B摆最先剧烈上下振动.
(2)根据波速大小可推知,a处的波形对应的是速度最快的P波(纵波),b处的波形对应的是速度较快的S波(横波),c处的波形对应的是速度较慢的L波(面波).设地震观测台T距震源的距离为s,则-=t,代入数据得s=47.9 km.
(3)设震源深度为h,纵波沿ZT方向传播,设纵波传播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为θ,则tanθ=,h=s·sinθ,代入数据得h=2.4 km.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我国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这次汶川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vP=9.9 km/s;横波(S波),速度vS=4.5 km/s;面波(L波),速度vL=1.4 m/s,
(1)位于震源上方汶川附近的地震观测点N处有水平摆A与竖直摆B(如图16甲),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哪个摆?
(2)地震观测台T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如如图16乙所示,则由图可知a、b、c三种波形各对应于哪种地震波?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5.80 s,则地震观测台T距震源Z多远?
(3)若地震P波沿直线传播到地震观测台T时,地表某标志物振动方向沿图丙中ZT方向,测得某时刻标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4 mm,竖直分位移y=1.2 mm,由此估算震源深度.
【解析】:(1)最先振动的是B摆,纵波速度最快,纵波使B摆最先剧烈上下振动.
(2)根据波速大小可推知,a处的波形对应的是速度最快的P波(纵波),b处的波形对应的是速度较快的S波(横波),c处的波形对应的是速度较慢的L波(面波).设地震观测台T距震源的距离为s,则-=t,代入数据得s=47.9 km.
(3)设震源深度为h,纵波沿ZT方向传播,设纵波传播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为θ,则tanθ=,h=s·sinθ,代入数据得h=2.4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