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卡车用水平拉力F拉着拖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当卡车将拖车沿一直线从A处缓慢地移到B处,然后再从B处缓慢地移回到A处,如果A、B两处相距L,在这过程中拉力F对拖车做的功是(  )
A.0B.FL
C.2FL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分析 明确往返过程中拉力对拖车均做正功,根据总功的计算方法即可求出拖车的总功.

解答 解:根据功的公式可知,在往返过程中,拉力的功均为正功,大小均为FL,故总功为:W=2F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功的公式,要注意明确往返过程,拉力均做正功;同时要注意明确总功应等于各段上做功的代数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右图所示,在M点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将质量相同的两小球水平抛出,两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Q点.已知O点是M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OP:PQ=1:3,且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的刚着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1:3
B.两小球下落过程的动能增量之比为1:3
C.两小球的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3
D.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a,b是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a>vbB.ωa>ωbC.aa>abD.Ta>T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要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终点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五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L=12.0m.一次路考中,学员甲驾驶汽车,学员乙坐在后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学员乙与车前端面的距离为△s=2.0m.假设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学员乙经过O点考官发出指令:“在D标志杆目标停车”,发出指令后,学员乙立即开始计时,学员甲需要经历△t=0.5s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刹车,开始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学员乙记录下自己经过B、C杆时的时刻tB=4.50s,tC=6.50s.已知LOA=44m.求:
(1)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0及汽车开始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离D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越大,负责温度系数电阻器(N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越小,热敏电阻的这种特性,常常应用在控制电路中.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x(常温下阻值约为10.0Ω)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
A.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3Ω)    
B.电压表V(量程15.0V,内阻约10kΩ)
C.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0Ω)
E.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忽略)    
F.电键、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C.(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如图1的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③该小组测出热敏电阻R1的U-I图线如图2中曲线I所示.请分析说明该热敏电阻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填PTC或NTC).
④该小组又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了热敏电阻R2的U-I图线如曲线II所示.然后又将热敏电阻R1、R2分别与某电池组连成如图3所示电路.测得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0.30A和0.60A,则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10.0V,内阻为6.67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C(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ADE.(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m1•OM+m2•ON=m1•OP(用第(2)小题中测量的量表示);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m1•OM2+m2•ON2=m1•OP2(用第(2)小题中测量的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我国与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此前,我国已成功发生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如图所示,假若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同步圆轨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2运行时处于平衡状态
B.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1的P点和轨道2上的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1运行时P点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时P点的速度
D.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2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赤道上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固体和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确定几何形状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B.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同性
C.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液面,指向液体内部
D.同一种液体对不同的固体,可能是浸润的,也可能是不浸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三个物块A、B、C,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三个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B、C的质量分别为mA、mB、m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受到B的摩擦力大小为mAa
B.B受到A、C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为mBa
C.C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Ca
D.若地面光滑,C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为(mA+mB+m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