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求出第一、二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判断哪个同学的操作是错误.
(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结合速度的大小求出动能的增加量.通过比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增加量的关系,判断误差形成的原因.
解答 解:(1)根据h=$\frac{1}{2}g{t}^{2}=\frac{1}{2}×10×0.0{2}^{2}m=2mm$,丙同学纸带的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mm,可知丙同学操作时先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操作时错误的.
(2)①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v}_{B}=\frac{{x}_{AC}}{2T}=\frac{0.0706-0.0314}{0.04}$=0.98m/s.
②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Ep=mghOB=1×9.8×0.0501J=0.49J.
重物动能的增加量$△{E}_{K}=\frac{1}{2}m{{v}_{B}}^{2}$=0.48J.
③通过计算,数值上△Ep>△Ek,因为实验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损失机械能.
④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1)丙同学是错误的,错误操作是先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2)①0.98m/s
②0.49;0.48;
③>,实验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损失机械能;
④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通过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减小量的关系,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知道误差形成的原因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 |
B. |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 |
C. |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
D. |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8×10-6A | B. | 3×1013A | C. | 9.6×10-6A | D. | 1.92×10-5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不变 | B. |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恒定 | ||
C. | 电势能一直减小 | D. | 电势能先不变后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