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M、N是两个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ABCD是一个正方形,MACN共线且MA=C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场强与B点场强方向相同B.A点场强大于C点场强
C.B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D.A、B两点电势差大于D、C两点电势差

分析 根据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电场线的分布比较电势的高低和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电场力做功比较电势能的高低

解答 解:A、根据电场叠加原理知AB两点的合场强方向都向右,故A正确.
B、根据电场线的分布特点知AC两端的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故B错误.
C、等量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等势线,BD点电势相等.故C错误.
D、0点左右两侧电场线疏密相同,可知A、B两点电势差等于D、C两点电势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一对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和等势面分布图;同时要特别注意两个电荷的连线和中垂线上的电场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子弹A的质量为m,物块B的质量也为m,物块C的质量为2m,将B和C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但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子弹A以初速度v0沿BC的连线方向射向B并嵌入其中,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
(1)分离后AB的共同速度?
(2)分离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倾角θ=37°,以12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底部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传送带向上拉动,拉力F=10.0N,方向平行传送带向上.经时间t=4.0s绳子突然断了,求:
(1)绳断后物体还能向上行多远;
(2)从绳断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传送带底端时的运动时间.
(g=10m/s2,sin37°=0.6,cos37°=0.8,$\sqrt{58}$=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中学的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用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分别测量光电管的电压以及光电管的电流.当开关打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理想电流表有示数,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当电压表的示数小于0.60V时,理想电流表仍有示数,当理想电流表的示数刚好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刚好为0.60V.则阴极K的逸出功为1.9eV,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6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圆环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O与质量为5m的钩码相连.竖直杆上有A、B、C三点,B为AC的中点,AO与竖直杆的夹角θ=53°,B点与定滑轮O在同一水平高度,滑轮与竖直杆相距为L,现将圆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sin53°=0.8,cos53°=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环下滑到B点时速度最大B.圆环下滑到C点时速度为零
C.圆环下滑到B点时速度为2$\sqrt{gL}$D.砝码下降的最大距离为$\fra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环,竖直放置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今有质量为m、带正电量为q的空心小球穿在环上,当小球从圆环的顶点A无初速度下滑至B点时,小球对环的压力2mg+3qE,小球下滑至低端C点时,小球对环的压力5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自从1896年贝克勒耳发现铀的放射性现象以后,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研究了铀放射线的来源,并在1898年相继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放射性元素会连续发生衰变,如图是反映铀核衰变的特性曲线,由图可知,经过4860年,铀经历了3个半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研究物体微小形变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E为铁架台,P为桌面.实验时,激光经平面镜B和C反射后在屏上形成光斑D;然后再将重物M放到图示位置,激光经B、C反射后,光斑D的位置会向右移动(选填“左”或“右”),这一移动显示了桌面的微小形变.
此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放大法(选填“放大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