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若某同学多次测量做出a﹣F图象如图所示,发现该图线不通过原点,且图线的BC段明显偏离直线,分析可能的原因( )
A.摩擦力平衡过度 B.平衡摩擦力时倾角太小
C.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D.所挂桶和沙的总质量太大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军射出的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 子弹飞行的速度很小
B. 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C. 子弹相对飞行员的速度很小
D. 子弹相对飞行员的速度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
C.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D. 加速度越大,则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之间用轻弹簧S相连,通过1、2两根完全相同的轻绳系着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轻绳或轻弹簧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记为a1,物块b的加速度记为a2 ,物块c的加速度记为a3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 )
A.剪断轻绳1时,a1 =3g a2 = 0 a3 =0
B.剪断轻绳1时,a1 =3g a2 = g a3 =g
C.剪断轻绳2时,a1 =0 a2 = g a3 =g
D.剪断弹簧S时,a1 =0 a2 = 0 a3 =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书籍中有许多关于物理现象的记载.明代的《三余赘笔》中记述了 “吴绫为裳,暗室中力持曳,以手摩之良久,火星直出”.此处所描述的现象是( )
A. 摩擦生热现象 B. 电流热效应
C. 视觉错觉 D. 静电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与带正电的金属导体B接触之后也带正电,原因是B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A上
B. 带电金属球不能看成点电荷
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越多,电容越大
D. 增大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
(1)实验时,必须先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该同学是这样操作的:如图乙,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并连着已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接通电源,用手轻拨小车,让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的点,说明小车在做 运动。
(2)如果该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平衡了摩擦力,以砂和砂桶的重力为F,在小车质量M保持不变情况下,不断往桶里加砂,砂的质量最终达到,测小车加速度a,作a﹣F的图象,如图丙图线正确的是 。
(3)设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为s1和s2。如图丁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2的情况,从图中可读出s1=3.10 cm,s2=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LMN是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MN水平且足够长,LM下端与MN相切.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B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2m的带正电小球A从LM上距水平轨道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在A球进入水平轨道之前,由于A、B两球相距较远,相互作用力可认为是零,A球进入水平轨道后,A、B两球间相互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带电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已知A、B两球始终没有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A、B两球相距最近时,A球的速度v;
②A、B两球最终的速度vA、vB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
B. 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C. 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
D. 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