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卡车和拖车质量相同,在恒定的牵引作用下,由静止出发前进s米后速度为v米/秒,阻力不计,这时拖车突然脱掉,卡车仍在原来牵引力的作用下再行S米,则卡车的速度为(  )
A.0B.vC.2vD.$\sqrt{3}$v

分析 分别对两段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出表达式,从而得出卡车的速度

解答 解:设阻力与车重成正比,卡车质量为m,则f=kmg,第一阶段,根据动能定理得:
Fs-2kmg=$\frac{1}{2}$×2mv2
第二阶段,根据动能定理得:
Fs-kmg=$\frac{1}{2}$mv′2-$\frac{1}{2}$mv2
联立两式解得:v′=$\sqrt{3}$v.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能定理的基本运用,运用动能定理,关键选择合适的研究过程,分析过程中有哪些力做功,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15s末两车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
A.出发前a车在b车之前75m处B.出发前b车在a车之后150m处
C.相遇前a、b两车的最远距离为50mD.相遇前a、b两车的最远距离为15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上恰好能匀速下滑,试分析说明下述两种情况下斜面对地面摩擦情况(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写出分析依据):
(1)在物块m上在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2)在物块m上再施加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使m仍能沿斜面下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先后标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3)(4)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图1中的纸带是打完点后,选取的一部分,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纸带的哪端左端(填“左端”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2)实验中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是A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B、C、E、F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D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
速度vBvCvDvEvF
数值(m/s)0.4400.5190.6000.6800.762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3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根据图象可知,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0.8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1、2、3、4、5、6、7都为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一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s1=1.60cm,s2=2.40cm,s3=3.20cm,s4=4.00cm,s5=4.80cm,s6=5.60cm

①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04s;
②通过纸带分析可知,小车的速度在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③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5.00m/s2;打下点3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0.700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已知四条纸带a、b间的距离都相等,则其中a、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一个周期内电动势方向改变2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
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
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多用表欧姆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 μA,电池电动势E=1.5V,用它测量电阻Rx,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  )
A.30~80kΩB.3~8kΩC.300~800kΩD.3000~8000k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